[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0972.9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3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久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府众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0 | 代理人: | 张洁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排出 玻璃钢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另一个为出水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所述排泥道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在所述排泥道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通过在罐体底部设有排泥道从而均匀排泥,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单点排泥方式,通过螺旋送料机构能够将大部分落入排泥道的污泥匀速的向外转移,稳定高效,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最普遍应用的一种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既可以作为临时性的或简易的排水设施,也可以在现代污水处理系统中用作预处理设施,对卫生防疫、降解污染物、截留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管道堵塞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几乎每一个城市建筑物都设有沉淀池,安装了水冲厕所的乡村分散家庭一般也设有沉淀池。而随着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普及,国外许多国家逐步取消了沉淀池的设置,但是沉淀池仍在乡村分散污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沉淀池作为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设施,其利用了厌氧发酵和静置分离的原理川。在重力作用下,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沉降(形成沉渣)或上浮(形成浮渣),同时通过厌氧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部分降解,进而实现污水的初步处理,满足简易排水要求,或者有利于后续排水及污水处理。污水在沉淀池内逐渐分离为3层:浮渣层、中间层和沉渣层。比重轻的物质(油类)或夹带气泡的絮团向上悬浮,形成浮渣层,比重较大的固体沉淀在底层。在兼性/厌氧菌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产生CH4,CO2和H2S等气体。经过充分稳定化后,清掏的固体可以作为肥料,中间层的液体在环境要求不高时可以直接排放,否则须进人后续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底层沉渣需定期清掏,以免影响沉淀池的处理效果。
而现有的地埋式设备,通常只设有简单的提升泵和管道进行单点排泥,这种方式对于具有较长轴长的罐体结构来说,不能很好的将底部的污泥排出,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罐体底部部分位置淤泥堆积无法排出,影响罐体内的污水正常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泥自排出的玻璃钢沉淀池,通过埋设在地下进行污水沉淀处理,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两端的管体,其中一个管体为进水管,另一个为出水管;
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延伸方向与罐体轴线方向平行且截面为圆形的排泥道,所述排泥道上部设有开口且开口边沿向外弧形扩张形成与罐体底部连通的扩张接料结构;
在所述排泥道内设有轴线与排泥道轴线平行的螺旋送料机构,通过螺旋送料机构将从罐体底部通过扩张接料结构落到排泥道内的污泥定向推送至排泥道一端的排泥口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玻璃钢沉淀池结构,其主体结构为一种玻璃钢材质的密封储罐,通过在其主体结构上进行调整并设置不同的功能部件,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现有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大都采用一体式结构,用于设置在农村地区或者一些偏远地区存在无法集中处理污水进行排放的问题,通过设置一定容积的玻璃钢储罐,并在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体结构,从而有效的分隔静置沉淀进行分段处理。
玻璃钢材质是一种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其优点在于较轻的质量但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其罐壁较薄,容积较大,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长时间埋设于地面以下也能够稳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府众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府众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0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螺钉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全地形战地运输担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