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油取出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0867.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方晏红;王琼华;张杨;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李月辉 |
地址: | 4022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取出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硅油取出针头,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下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针头内开设有通腔,所述连接头内开设有导通腔,所述导通腔与通腔相连通,所述针头的外侧套设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在连接头外侧。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了提取的效果,防止液体硅油的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油取出针头。
背景技术
眼科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常使用硅油填充玻璃体腔,在术后约3月病情稳定后需再次手术取出硅油,在眼科显微技术的实施时,硅油取出常规采取一穿刺口眼内灌注复方氯化钠溶液同时,另外一个穿刺口负压抽吸玻璃体腔硅油。既往设备为在在巩膜的23G灌注套管内插入负压吸引针头置换吸除硅油。现有的针头的内径较小,会耽误提取所需要的时间,同时由于不能对刺入针头的长度进行调节,容易影响针头对硅油的吸收提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提取效果不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硅油取出针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硅油取出针头,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下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针头内开设有通腔,所述连接头内开设有导通腔,所述导通腔与通腔相连通,所述针头的外侧套设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在连接头外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连接头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位于螺纹套内。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外侧表面设置与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抵接板包括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下表面固定粘接有弹性层。
优选的,所述针头的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油取出针头,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抵接板、连接环、连接杆的设计,便于对插入玻璃体内的针头的长度进行调节控制,以便使针头对玻璃液体内不同位置的硅油进行提取,增强了提取的效果,避免了硅油的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油取出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油取出针头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油取出针头抵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滑纹1、螺纹套2、密封圈3、连接头4、连接环5、连接杆6、抵接板7、导通腔8、刻度线9、针头10、加强层11、弹性层12、通腔13、倾斜面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未经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0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