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升降电梯轿厢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0699.X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城;钱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源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升降 电梯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升降电梯轿厢顶盖,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与机体之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上连通有多个分管,且分管贯穿机体延伸至内部,所述机体外壁的一侧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吹风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硅胶棉能够吸收一定的湿气凝结的水珠,风扇能够加快硅胶棉的干燥,循环使用,凸轮转动能够使得竖杆上升或下降,使得风扇能够上下移动出风,加快硅胶棉的干燥,湿度传感器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吹风机开启,对机体内进行烘干处理,机体干燥后控制箱控制吹风机关闭,在节省电源的情况下加快除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升降电梯轿厢顶盖。
背景技术
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以满足乘客对电梯的使用功能需求为核心;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设计一定要遵循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一般规律,设计风格要与建筑空间的设计风格相协调、空间环境与周围大环境相融合;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始终把握“以人为本”这个主题,同时要大胆突破束缚,营造健康、舒适的乘梯环境;
现有的升降电梯轿厢顶盖存在一定的弊端,电梯轿厢顶部一般需要安装摄像头、照明设备等装饰装置,由于这些装置处于电梯顶部,离电梯底部存在一定的距离,人们在安装时存在一定的不便,其次当电梯突发意外事故时,同样不方便进行检查维修,存在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升降电梯轿厢顶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升降电梯轿厢顶盖,包括轿厢体,所述轿厢体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杆,四个所述滑杆贯穿顶盖的外表面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嵌入连接有齿条,所述顶盖的内壁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顶盖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两个电机之间的正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两个所述第二旋转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开口,且齿条和固定杆均通过开口与顶盖贯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盖与轿厢体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且顶盖通过固定螺丝与轿厢体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灯泡,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灯架,所述灯架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灯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板的外表面两端均设置有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升降电梯轿厢顶盖,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齿条、齿轮、固定杆与升降板,电机能够通过第一旋转杆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能够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能够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能够带动齿条移动,齿条能够带动固定杆移动,固定杆能够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打开升降板,方便人们进行检查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源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吴江源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0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便于清理的智能声控灯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对讲机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