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桡动脉压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00300.8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邢腾 |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桡动脉 压迫 | ||
为了解决桡动脉压迫器临床上容易产生压力性损伤、压力刻度不明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主要包括主板、固定连接于主板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主板下方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压板上方并且竖直方向自下而上穿过主板上通孔的螺杆以及位于主板上方并且与螺杆螺纹相连的螺母,第一压板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药品放置孔,第一压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层,第二压板上设有若干个与药品放置孔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若干个第一通孔沿第二压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每个第一通孔均自上而下贯穿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上表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压板下表面相连的粘连层,该结构压迫面积小、压力大小调节方便并且止血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桡动脉穿刺介入技术,现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手术后需对手腕部压迫止血,现有的桡动脉压迫器或者止血装置一般采用螺纹螺栓结构的压板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往往压迫面积较大,造成患者皮肤摩擦,导致施加压力过大导致术后部位压迫性损伤以及手部肿胀等情况的发生,此外还会发生螺纹螺栓装置压力大小调节不便计量和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桡动脉压迫器压迫面积过大、容易产生压迫性损伤和手部肿胀以及压力大小调节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桡动脉压迫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桡动脉压迫器,主要包括主板、固定连接于主板的腕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主板下方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压板上方并且竖直方向自下而上穿过主板上通孔的螺杆以及位于主板上方并且与螺杆螺纹相连的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下表面上设有若干个药品放置孔,所述药品放置孔内设有止血药物,第一压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层,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若干个与药品放置孔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二压板长度方向分布并且每个第一通孔均自上而下贯穿第二压板,此外,所述第二压板上表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压板下表面相连的粘连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板呈中部高两边低的凸台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板上表面设有沿螺母外圆圆周方向分布的刻度线,所述螺母外表面设有竖直方向分布的指针。
优选的,所述主板上表面或者螺母上设有用于指示加压和减压的标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压板内设置有药物放置孔,药物放置孔内放有止血药物,当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时,药物放置孔内的止血药物可以对实现对压迫部位的止血 ,并且持续时间长;
2、第二压板呈向下突出一定高度的倒立凸台结构,只对待压迫部位进行压迫,防止压板与皮肤接触面积过大,减少皮肤摩擦和对皮肤其他位置不必要的压迫,避免造成压力性损伤或者手部肿胀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板与螺杆、螺母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板,2-腕带,3-第一压板,4-第二压板,5-螺杆,6-螺母,7-刻度线,8-药物放置孔,9-第一通孔,10-封堵层,11-粘连层,12-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0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