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犁刀式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00184.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0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方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万融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山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犁刀式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续犁刀式混合机,其包括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左右两侧的左支座与右支座、设置于左支座与右支座间的中空装置本体、设置于装置本体内的主轴、驱动主轴的第一电机、设置于主轴上的带有梨刀的刀臂、设置装置本体上的进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的第一出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侧壁的第二电机及其驱动的伸入装置本体的飞刀;装置本体的上侧还设有第二出料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上侧,物料在经充分切割后从上侧的第二出料管溢出,该种方式加大了装置本体内的容积,增加了切割时间,使得切割更为充分;另外,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第一出料管排出工作结束后装置本体内残余的物料;进料管处的搅拌机构用于对物料进行初步的搅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梨刀式混合机,具体为连续犁刀式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梨刀混合机通常在尾端底部设置一个出料口,物料在装置本体内通过高速旋转的飞刀切割后从出料口排出,由于其在边切割边排放,因此装置本体内部物料容积较小,切割效果较差,排出的物料颗粒较大,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连续犁刀式混合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连续犁刀式混合机,其包括支架、分别设置于支架左右两侧的左支座与右支座、设置于左支座与右支座间的中空装置本体、设置于右支座的第一电机、设置于左支座上的主轴座、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穿过装置本体连接于主轴座上的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刀臂、设置于刀臂上的梨刀、设置装置本体右端顶部的进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左端底部的第一出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侧壁且其输出端伸入到装置本体内部的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端的飞刀,进料管处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到进料管内其该输出端上设有搅拌机构;装置本体的上侧还设有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用于工作过程中的物料的排出,第一出料管用于工作结束后装置本体内参与物料的排出。本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上侧,物料在经充分切割后从上侧的第二出料管溢出,该种方式加大了装置本体内的容积,增加了切割时间,使得切割更为充分,另外,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第一出料管排出工作结束后装置本体内残余的物料。
作为优选,第二电机及其输出端的飞刀、刀臂及梨刀均设有多套,各套之间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梨刀为碳钢结构设置,梨刀的旋转通过主轴来实现。
作为优选,飞刀上开设有锥形的刃口。
作为优选,主轴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装置本体的连接处均为密封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进料管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进口管、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处均设有电控阀门,电控阀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物料的进、出。
作为优选,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慢速旋转,第二电机为高速旋转。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连续犁刀式混合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设置于装置本体上侧,物料在经充分切割后从上侧的第二出料管溢出,该种方式加大了装置本体内的容积,增加了切割时间,使得切割更为充分;另外,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第一出料管排出工作结束后装置本体内残余的物料;进料管处的搅拌机构用于对物料进行初步的搅拌。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万融洁具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万融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00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