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7905.6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平;胡佳;龙松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霞平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F13/02;A6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补液 硫酸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盒体、固定带、水敏变色纸、补液装置与纱布,涉及医疗敷贴装置技术领域;本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采用固定盒体将纱布固定在其中,减少了纱布水分的散失,同时固定盒体可重复使用;固定带便于将纱布固定在患处;水敏变色纸可用于直观的观察纱布是否需要补液;补液装置可在纱布失水干化后进行补液;电热板可对纱布进行保温,促进湿敷效果;在纱布之间设有双面胶,可防止在拿起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时纱布掉落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敷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镁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化合物;在医疗领域内,硫酸镁具有消肿、镇痛和改善血管及小动脉痉挛的药理作用;将硫酸镁溶液浸泡的湿敷纱布敷于患处,其高渗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的炎性水肿,因此经常用于在静脉输液中由于管理疏忽造成非腐蚀性药物或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引起渗出和外渗,也可以用于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氢氟酸灼伤所致局部皮下组织出现肿胀疼痛的辅助治疗,以及妇科会阴小手术及经分娩后会阴部水肿的治疗,一直为广大的医护人员所采用。
现在硫酸镁湿敷常规方法是将2层适当大小的纱布浸湿于40℃50%硫酸镁溶液中,取出后稍拧干,敷盖在患处,不固定或者采用医用胶带固定;但临床观察发现湿敷纱布的热量会很快散发,尤其是冬天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影响疗效;同时浸有硫酸镁溶液的纱布容易失水干化,使渗透吸附体液能力大大降低,以往就只能将纱布再次浸湿使用,同时患者和医护人员也难以及时发现纱布已经失水干化,使硫酸镁敷贴渗透、消肿作用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或增加患者的伤痛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它包括固定盒体、固定带、水敏变色纸、补液装置与纱布;固定盒体为长条形,其底面往四周延伸设有凸缘,在固定盒体顶面长度方向中部开设有条形槽,在固定盒体的宽度方向一端的中部设有补液装置安装孔,在固定盒体1上还设有底面开口的凹槽,条形槽与凹槽连通;固定带相对设置在长度方向的凸缘上;纱布设置于凹槽内;水敏变色纸设置于条形槽内,粘贴在纱布顶部;补液装置包括连接管、连通管与多跟补液管,连通管连通连接管与多根补液管,在补液管上均匀设有多个补液孔;连接管安装在补液装置安装孔内,连通管与多跟补液管设于凹槽内部。
进一步的,该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还包括电热板,两块电热板固定安装在固定盒体顶面条形槽的两侧。
优选的,在电热板上设有USB连接线,在USB连接线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
优选的,固定盒体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固定带为医用胶带或子母魔术贴。
进一步的,补液装置还包括连接带与密封塞;连接带连接在连接管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可密封连接管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补液孔只设置于补液管长度方向的顶部与侧部,不设置于补液管长度方向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纱布为两层,使用时,分别包裹在补液装置的顶部与底部。
优选的,在两层纱布之间还设有双面胶,使用时,双面胶处于相邻两补液管之间。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便于补液的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采用固定盒体将纱布固定在其中,减少了纱布水分的散失,同时固定盒体可重复使用;固定带便于将纱布固定在患处;水敏变色纸可用于直观的观察纱布是否需要补液;补液装置可在纱布失水干化后进行补液;电热板可对纱布进行保温,促进湿敷效果;在纱布之间设有双面胶,可防止在拿起硫酸镁湿敷固定装置时纱布掉落污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霞平,未经张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7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