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7842.4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0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李春奇;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贵 |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F16L55/035;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钟骁 |
| 地址: | 252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气管道 对接 安装 保护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包括框体组件、减震组件、除尘组件、固定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框体组件包括底座、框体、干燥剂、管道本体、蓄电池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减震座,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吸尘机、电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减震柱、弧形板、聚苯乙烯泡沫垫,所述框体的内腔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减震柱,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垫的顶部设有管道本体,所述框体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吸尘机。本实用新型减震座的设置,使得框体能够更好的承受冲击和震动,弧形板的顶部设置的聚苯乙烯泡沫垫能够减少管道本体的碰撞,防止泄露,框体内腔顶部设置的吸尘机,使灰尘不易对管道本体造成侵蚀,延长了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气管道保护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包括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是陆地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方式。在世界管道总长中,天然气管道约占一半。输气管道可按其用途分集气管道、输气管道、配气管道等三种。集气管道:从气田井口装置经集气站到气体处理厂或起点压气站的管道,主要用于收集从地层中开采出来未经处理的天然气。由于气井压力很高,一般集气管道压力约在100千克力/厘米2以上,管径为50~150毫米。输气管道:从气源的气体处理厂或起点压气站到各大城市的配气中心、大型用户或储气库的管道,以及气源之间相互连通的管道,输送经过处理符合管道输送质量标准的天然气(见管道输气工艺),是整个输气系统的主体部分。输气管道的管径比集气管道和配气管道管径大,最大的输气管道管径为1420毫米。天然气依靠起点压气站和沿线压气站加压输送,输气压力为70~80千克力/厘米2,管道全长可达数千公里。配气管道:从城市调压计量站到用户支线的管道,压力低、分支多,管网稠密,管径小,除大量使用钢管外,低压配气管道也可用塑料管或其他材质的管道。
长输埋地天然气管道由于长距离输送并且埋在地下,时间久了以后容易被灰尘和水汽腐蚀,且缺乏保护、容易发生泄漏,现有的长输埋地天然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对天然气管道的减震效果和防护固定效果不好,缺乏有效的除尘功能,容易在底下使灰尘的堆积给管道造成侵蚀,使管道的使用寿命不长,为此,提出一种输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气管道对接安装保护支架,包括框体组件、减震组件、除尘组件、固定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框体组件包括底座、框体、干燥剂、管道本体、蓄电池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减震座、第一钢板,所述除尘组件包括吸尘机、电机、扇叶、吸气口、出气口,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伸缩弹簧、第二伸缩弹簧、第二钢板、第三钢板,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减震柱、弧形板、聚苯乙烯泡沫垫,所述框体的内腔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顶部焊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部表面设有聚苯乙烯泡沫垫,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垫的顶部设有管道本体,所述框体的内腔左右侧壁焊接有第一伸缩弹簧和第二伸缩弹簧,所述框体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吸尘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右侧焊接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左侧焊接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右侧和第三钢板的左侧与管道本体的外壁表面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的内腔底部设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钢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在减震支架之间设有蓄电池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尘机的内腔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壁表面设有扇叶,所述吸尘机的内腔底部设有吸气口,所述吸尘机的内腔侧壁顶部均设有出气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吸尘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贵,未经李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7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