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7238.1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4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肖汉昭;佟彦;邱安菊;张强;王迪;杨亮;刘睿迪;胡俊;李晓宝;郑朝阳;赵磊;张荣峰;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7/00 | 分类号: | B66F17/00;B66F1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朱云丽 |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篮 倾斜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属于安全保护领域,包括升降机构;主体,主体安装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两个支撑件,两个支撑件分别安装于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以及两根平稳绳,平稳绳的一端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平稳绳的另一端经过支撑件,且平稳绳绕主体的底部与主体上与支撑件相对的侧壁连接,两根平稳绳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设置有平稳绳,平稳绳位于主体的一侧,而平稳绳的另一端安装于主体几乎不受力的一侧,当主体具有侧翻趋势时,平稳绳会对主体的另一侧的侧壁形成一个沿侧壁朝向主体底部的拉力,这个力可以与由于人员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压力进行平衡,从而避免主体侧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的高处作业广泛使用双吊点高处作业吊篮(简称吊篮),其主要由架设在高处的两组悬挂机构、载人升降作业的悬吊平台、悬吊平台上两个吊点处分别安装的提升机、两台提升机上游分别安装的防倾斜安全锁,以及相应的钢丝绳等构成。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吊篮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吊篮平稳性不足,当作业人员在吊篮的一侧较为集中时,容易发生吊篮侧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以改善现有的吊篮容易出现侧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包括:
升降机构;
主体,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
两个支撑件,所述两个支撑件分别安装于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以及
两根平稳绳,所述平稳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平稳绳的另一端经过所述支撑件,且所述平稳绳绕所述主体的底部与所述主体上与所述支撑件相对的所述侧壁连接,两根所述平稳绳对称设置。
主体为吊篮主要的承载工具,当施工人员在主体上施工,并往主体的一个方向集中时,由于主体的一侧收到较大的压力,而另一侧几乎不受压力,此时容易导致侧翻,主体因受力不均匀导致侧翻时,主体的侧翻支点往往是升降绳与主体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设置有平稳绳,平稳绳位于主体的一侧,而平稳绳的另一端安装于主体几乎不受力的一侧,当主体具有侧翻趋势时,主体会沿升降绳与主体的连接处具有一个转动趋势,而当主体在绕该支点具有转动趋势时,会导致支撑件与升降机构的距离具有增大的趋势,而平稳绳的长度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此时平稳绳经过支撑件以及主体底部到达主体另一侧这之间的长度具有减小的趋势,这个趋势会对主体的侧壁形成一个沿侧壁朝向主体底部的拉力,这个力可以与由于人员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压力进行平衡,从而避免主体侧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
底壁;
两个相对设置的端壁,两个所述端壁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壁;
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壁连接;
升降绳,所述升降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端壁和所述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升降绳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以及
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安装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的连接处,所述平稳绳绕制在所述第一滚轮上。
第一滚轮的设置可以减小平稳绳与主体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小平稳绳和主体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7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
- 下一篇:一种铝镁锌有色金属颗粒半固态成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