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6605.6 | 申请日: | 2019-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5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希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银核速麦智能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15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路由 信号 增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口,所述装置外壳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天线,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按钮与工作指示灯,所述装置外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线与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设有散热装置与前挡板,金属导热板吸收产生的热量,风扇将热气排出,空气通过透气口进行补充,形成了空气内循环,能够通过散热装置给装置进行主要的散热,还可以通过具有散热功能的前挡板进行辅助散热,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信号增强装置是一种进行将现有的信号进行增强的支撑设备,数字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路由网已经普及,但是在部分情况下会因为信号差等原因造成信号弱,这时候就需要信号增强装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号增强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信号增强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使用时会因为装置散热效果不佳导致装置慢慢发生损坏,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现有的信号增强装置没有将散热做的更多,比如外壳可以在达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散热,造成资源浪费,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口,所述装置外壳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天线,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按钮与工作指示灯,且电源按钮位于工作指示灯的下端,所述装置外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线与固定支架,且电源线位于固定支架的下端,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散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支柱、散热旋叶、金属导热板、扇叶支架与风扇固定板,所述金属导热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风扇固定板,所述风扇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旋叶与扇叶支架,且散热旋叶位于扇叶支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前挡板包括防腐涂层、金属受力板与石墨烯散热层,所述金属受力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所述金属受力板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散热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导热板的前端外表面通过支柱与风扇固定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固定板与扇叶支架之间设置有内六角螺丝,且风扇固定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内六角螺丝与扇叶支架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扇叶支架与散热旋叶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且散热旋叶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杆与扇叶支架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腐涂层、石墨烯散热层与金属受力板之间均设置有强力胶,且防腐涂层的一侧外表面与石墨烯散热层的一侧外表面均通过强力胶与金属受力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与天线之间设置有内三角螺丝,且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内三角螺丝与天线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路由网信号增强装置,通过散热装置给装置进行主要的散热,金属导热板可以吸收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运用金属导热板前端设置的2w的风扇可以将热空气排出,给金属导热板进行降温,抽走的空气通过装置外壳设置的透气口进行补充,形成了空气内循环,达到持续降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银核速麦智能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银核速麦智能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6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