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6391.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5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覃飞;丁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能恒信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7/14;G06Q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张放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装置,包括:摄像头,其用于拍摄条形码;解码器,其与所述摄像头通信连接,以用于对拍摄的所述条形码进行处理以确定出目标解码算法,并基于所述目标解码算法进行解码;无线通讯端子,其与所述解码器通信连接,以将解码结果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服务器由所述解码器获得的解码算法与服务器的匹配关系确定。本申请实施例的扫码装置能够自动方便快捷的解码环境中满足用户需求的条形码,并将解码结果发送至目标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扫码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绝大多数消费场景下支付操作的最主要支付方式。手机扫码支付,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消费者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打开支付软件并出示支付码,被商家配置的专有POS设备扫描识别完成支付,这称之为“反扫模式”;另一种是商家出示自己专有的收款二维码,由消费者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打开支付软件的“扫一扫”功能,去主动扫描商家的专有收款二维码,然后自行输入金额并完成支付,这称之为“正扫模式”。
这两种支付操作模式,都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一、消费者须打开智能手机上的支付软件,出示支付二维码或者启动“扫一扫”功能;即消费者脱离不了操作手机,缺少智能手机这个设备,是无法完成网络支付操作的。
二、消费者的智能手机和商家的收款POS机或者打印张贴出来的支付二维码,两者需要完成扫描配合,必须在0.1米-1.5米之间的距离之内,手机镜头的视场瞄准条码才能够完成支付操作;超出这个距离,手机就不再具有扫描支付的能力。
三、消费者扫描二维码支付的时候,相对商家的二维码图案必须保持静止状态,否则移动支付将无法实现。
虽然,无论反扫支付模式还是正扫支付模式,都为日常支付场景带来了巨大便利,几乎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种支付场景,但是,基于上述三个条件的手机扫码移动支付方式,对于一些无法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特殊支付场景,这种支付操作将无法完成。例如:加油站场景下,手机被禁止使用(不满足条件一)、司乘人员在车内与加油站收款机距离很远,无法完成近距离扫码支付(不满足条件二)。如果司乘人员在高速公路的收费口处行驶通过时,也就无法完成自动扣款支付功能(不满足条件三)。
类似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支付场景还有很多,例如自助停车场、自助洗车支付环节等等支付环节。这些支付场景,通过手机扫码完成移动支付,对于车辆中的消费者,操作起来都非常不方便。
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辅助用户快速支付的方案,例如ETC支付方式,中国农业银行开发的无感加油方式,基于4g网络的网络摄像头上传二维码图像到服务器进行解码的方式等,但是,均各有弊端,例如,ETC 支付方式需要使用远距离射频RFC技术,可实现远距离、实时、快速完成支付,但是该种技术所需的设备造价较高,且需要用户预先完成一系列的设置环节,较为繁琐。“无感加油”采用车辆牌照识别技术,对车辆号牌进行图像识别,将号牌与后台支付账户绑定,完成加油支付操作。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加油枪的每个位置,设置一台摄像机,抓取加油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然后通过对石油公司的数据比对,确定加油操作的对应加油枪编号,调取加油站内部信息系统,再确定该车辆应该支付的油费金额。该方案的缺点是系统复杂、大批量布设困难、成本较高、容易套牌。基于4G网络摄像头的方案是通过带有4G移动网络的网络摄像头,采集手机支付二维码图像,上传到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完成解码操作。但是该种方式使得网络传输数据量巨大、解码实时性很差、仍然需要手机参与、没有解决便利性及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方便快捷的解码环境中满足用户需求的条形码,并将解码结果发送至目标服务器的扫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装置,包括:
摄像头,其用于拍摄条形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能恒信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德能恒信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6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