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4261.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鸿耀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饲养 中的 细菌 含量 养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包括鱼缸,所述鱼缸的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通道与排水通道,所述鱼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与固定块,该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通过电机转动,电机会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会带动皮带转动,而皮带会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则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则会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时会带动轴承套一起移动,轴承套移动时则会带动药箱一起移动,药箱在水中运动,从而达到可以降低饲养池内细菌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的装饰越来越重视,像喜欢水中动植物的人们喜欢将养鱼装置放在家中作为装饰品。目前,养鱼装置主要用来饲养各水生物,来达到装饰的效果。因此养鱼装置中一般都需要配设有过滤器,以对养鱼装置的盛水容器中的水进行清洁,以提供水生物适应的生存环境。
一般养鱼装置包括饲养池和水处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饲养池的动物排泄物及动物未吃完的有机物容易产生细菌,目前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泵、管路和过滤装置,从饲养池中流出的水使用过滤装置过滤后,水泵通过管路将水泵送回饲养池中,由于水仅是经过过滤,难以处理水中的细菌,导致饲养池中的水中细菌含量高,需要经常换水,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具备对饲养池经常自动换水,还可以降低饲养池内细菌含量优点,解决了经常手动换水,饲养池细菌过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对饲养池经常自动换水,还可以降低饲养池内细菌含量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包括鱼缸,所述鱼缸的右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通道与排水通道,所述鱼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电机与固定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转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鱼缸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轴承盒与分隔板,两个所述轴承盒之间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药箱,所述分隔板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杆、进水管、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出水管与温度感应器,所述进水管的右侧底部活动安装有过滤塞,所述进水管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微孔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皮带,方便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方便第一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一起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分别固定安装在分隔板的两侧,且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的形状大小相同,方便第一水泵与第二水泵的维修更换。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分别固定安装在分隔板的两侧,方便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维修更换,且出水管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塞,防止杂质的流通。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宽度与鱼缸的内壁长度相等,分隔板将鱼缸的内部分为饲养室与除菌换水室。
优选的,所述横板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制成,钢化玻璃的硬度大,不易损坏,且可以观察鱼缸内部情况。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降低饲养池中的细菌含量的养鱼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鸿耀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鸿耀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4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