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接头及铁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2696.6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5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元;王鹏;杨海;王雅姝;徐伟;潘高峰;王帅;李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9/02 | 分类号: | F16L19/02;F16L1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艳芳 |
地址: | 2661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接头 铁道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接头及铁道车辆,管接头包括有:接头螺母,在所述接头螺母内部形成有插装腔,在所述插装腔内侧壁面上形成有第一锥形配合部;带肩套合,所述带肩套合装配在所述插装腔内,在所述带肩套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部,在带肩套合装配到接头螺母内时,所述第二锥形配合部与第一锥形配合部抵靠在第一锥形配合部上;接头体,至少部分插装到所述插装腔内且与所述接头螺母装配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接头配合间隙大,对中不良且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接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制动系统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制动循环管路中存在大量管接头;制动管路泄漏造成车辆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行车安全,且泄漏发生后,编组车辆多,车下管接头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现有的管接头的带肩套合与接头螺母采用搭接配合方式,配合间隙较大,易造成对中不良,并且在车辆长期运行后会由于车辆振动造成管接头松动,从而造成供风管系泄漏,影响行车安全。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管接头配合间隙大,对中不良且容易松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管接头结构,可保证管接头对中性好且不易发生松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管接头,包括有:
接头螺母,在所述接头螺母内部形成有插装腔,在所述插装腔内侧壁面上形成有第一锥形配合部;
带肩套合,所述带肩套合装配在所述插装腔内,在所述带肩套合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部,在带肩套合装配到接头螺母内时,所述第二锥形配合部与第一锥形配合部抵靠在第一锥形配合部上;
接头体,至少部分插装到所述插装腔内且与所述接头螺母装配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环形密封件,所述环形密封件包括有密封件本体和嵌装在所述密封件本体内的嵌设件。
进一步的,所述带肩套合包括有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端部的环形装配部,所述环形密封件套设在所述环形装配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件为锥形密封件,其在包括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口径,当环形密封件套设在环形装配部上时,所述第一开口超向所述接头体。
进一步的,所述嵌设件为与锥形密封件适配的锥形嵌设环。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嵌设环材质为金属,所述密封件本体材质为软胶或橡胶。
进一步的,在所述接头螺母的内侧壁面上还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在所述接头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二螺纹部,所述接头体插装在所述插装腔内且通过第二螺纹部和接头螺母的第一螺纹部螺纹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插装腔内侧壁面上的第一锥形面;所述第二锥形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带肩套合外侧面上的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锥形面内部成型有第一锥形腔,第一锥形腔的直径从靠近接头体方向到远离接头体方向逐渐变小。
一种铁道车辆,包括有制动循环管路,还包括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管接头,其设置在所述制动循环管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2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调节的高压锅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触摸屏生产的成品测试工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