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油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2401.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贵川;王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盛鑫源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2 | 分类号: | G01F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43030 四川省自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位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连接在储油柜侧壁上的透明材料的油位管,所述油位管的内部具有检测腔,该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油浮,所述油位管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油位管的底部通过设于储油柜侧壁上的连通管连接有设于储油柜内部的圆盘状的吸附油浮,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吸附油浮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所述连接软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油孔;所述吸附油浮的内部设有吸附腔,该吸附腔内设有由高岭土压制而成的高岭土吸附板,所述吸附油浮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吸附腔的吸附孔;所述吸附油浮处于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小于其总体积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油位检测装置,可自动吸附变压器油中残留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油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主要起到绝缘、散热和消弧的作用,变压器油在使用之前,需要过滤掉油中的杂质和悬浮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变压器油中仍会残留有少量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目前急需一种能够有效吸附变压器油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的装置,将该吸附装置与油位检测装置的油浮相结合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但是,目前应用的油位检测装置大多为管式油位计,油浮只能上下运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位检测装置,可自动吸附变压器油中残留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油位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连接在储油柜侧壁上的透明材料的油位管,所述油位管的内部具有检测腔,该检测腔内设有检测油浮,所述油位管的侧壁上设有刻度;所述油位管的底部通过设于储油柜侧壁上的连通管连接有设于储油柜内部的圆盘状的吸附油浮,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吸附油浮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所述连接软管的侧壁上设有通油孔;所述吸附油浮的内部设有吸附腔,该吸附腔内设有由高岭土压制而成的高岭土吸附板,经过压制,可使得高岭土吸附板的结构稳定,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所述吸附油浮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吸附腔的吸附孔,吸附油浮由上下两部分通过螺钉连接形成,便于更换吸附腔内的高岭土吸附板,高岭土吸附板放置在吸附腔内时,被吸附油浮的上下两部分夹紧;所述吸附油浮处于变压器油内的体积小于其总体积的二分之一,吸附油浮采用常规的油浮子的材料即可,具体根据使用的高岭土吸附板的重量,确定吸附油浮的体积大小,使吸附油浮漂浮在油面上的部分略大于其体积的二分之一即可,吸附油浮处于油面上方的体积更大,更有利于吸附油浮在油面上的移动,同时对于密度出现偏差的变压器油,仍可保证吸附油浮处于油面上,防止吸附油浮沉底。
本实用新型将油位管与吸附油浮结合使用,储油柜内的变压器油通过连接软管上的通油孔进入到油位管内,使得油位管与储油柜形成连通器,通过观察油位管内检测油浮的位置,即可间接反应储油柜内变压器油的量,油位管的零刻度设于油位管的底部,其零刻度的高度高于连通管的高度,当检测油浮处于零刻度时即为危险油量,应该及时加油。本实用新型将油位管设于储油箱的侧壁上,相比传统的油位管处于储油箱顶部的方式,更加节约空间,更方便运输。使用状态时,吸附油浮漂浮在油面上,并在外界的震荡作用下进行无序的运动(即使无运动状态下,仍可达到吸附杂质的效果),在吸附油浮内的吸附腔内放置高岭土吸附板,吸附油浮底部的吸附孔处于变压器油内,高岭土吸附板通过自身优良的吸附能力,可对油面上的微小的漂浮物、油内的少量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达到除去油中杂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吸附油中残留的部分重金属离子及微小的悬浮物等杂质。
高岭土的比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较高、储量丰富、来源广、成本低,可作为油类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的吸附骨架,可有效吸附变压器油中的铬、铅、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对变压器油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迁移和降解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优选的,所述吸附油浮的纵向截面为椭圆形,减少了吸附油浮外壁上的棱角,同时增大了吸附油浮作为吸附面的底面的面积,更有利于变压器中悬浮物的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盛鑫源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盛鑫源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2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空气换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具有便于拆装的电池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