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2205.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许丕显;李瑞莲;陈卫国;陈林;徐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派力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0;C10B47/02;C10B53/00;C10B57/00;C10B57/02;C10B5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洪艳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泥 碳化 装置 | ||
1.一种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组件(1)、炉体组件(2)、传动组件(3)、燃气组件(4)、送料组件(5)、配风组件(6)、燃烧机组件(7),
送料组件(5)位于炉体组件(2)上部、贯穿炉体(201),包括2-15列送料机构,每列送料机构包括3-15层输送料管(501),其中一个输送料管(501)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上层输送料管(501)的出口和下层输送料管(501)的进口通过连接管(502)连接;位于最顶层的输送料管(501)的进口为进料口,进料口连通进料组件(1),位于最底层的输送料管(501)的出口为出料口(503);
进料组件(1)连接送料组件(5),用于输送污泥至送料组件(5);
传动组件(3)提供动力输送污泥从进料口至出料口(503);
炉体组件(2)包括炉体(201)、排烟口(202)、燃烧室(203),排烟口(202)连通炉体(201)顶部,燃烧室(203)位于炉体组件(2)下部空间;
燃气组件(4)包括燃气管(401)、排气口(402),燃气管(401)的层数比送料机构的层数多一层,相邻两层燃气管(401)的一端通过调节阀(403)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封闭,位于最底层的燃气管(401)连通燃烧室(203),其余燃气管(401)横向连通2-15列送料机构,位于最顶层的燃气管(401)与下层燃气管(401)连接一端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气口(402);
配风组件(6)连通燃烧室(203),用于提供助燃剂;
燃烧机组件(7)连通燃烧室(203),用于提供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3)包括电机(301)、链轮(302)、输送机轴(303),电机(301)和链轮(302)之间通过传动链条(304)连接;输送机轴(303)横穿输送料管(501),一端与链轮(302)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送料组件(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组件(1)包括料斗(101)、拨料器(102)、下料口(103),下料口(103)位于料斗(101)下方,下料口(103)与料斗(10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送料组件(5)的进料口连通,料斗(101)和下料口(103)之间设置有拨料器(102),下料口(103)的数量与送料组件(5)的进料口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风组件(6)包括依次连通的风机(601)、配风管(602)、调风口(603),调风口(603)开在配风管(602)上、与燃烧室(20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层和第四层燃气管(401)之间的调节阀(403)关闭,其余调节阀(403)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顶层的燃气管(401)的所述另一侧通过调节阀(403)连接排气口(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烧室(203)内设置有第一燃烧嘴(204)和第二燃烧嘴(205),第一燃烧嘴(204)的数量与燃气机构的列数相同,第一燃烧嘴(204)连通最底层的燃气管(401),第二燃烧嘴(205)连通燃烧机组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烧机组件(7)提供煤气或天然气或沼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体化污泥干化、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排烟口(202)连通烟气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派力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派力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22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