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蜂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1895.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本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47/00 | 分类号: | A01K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蜂塔,属于蜂养殖技术领域,所述养蜂塔包括塔体骨架,塔体骨架上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养蜂平台,塔体骨架外侧设置有自底部延伸至顶部的通道,各个养蜂平台均与通道相连通,塔体骨架整体呈三棱锥型结构,养蜂平台分别均匀布置塔体骨架的三个侧面上,塔体骨架内部留有用于布置人员的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的空腔,塔体骨架顶部设置有用于布置电器设备的顶层平台,顶层平台与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蜂箱呈塔型布置,符合蜜蜂活动习性,同时,实现蜜蜂养殖的集约化,方便管理,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蜂塔。
背景技术
养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蜜蜂而取其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蜂蛹及蜂毒等产品的事业,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养蜂作为一项传统的养殖业,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自上世纪初引进活框养蜂技术以来,现代养蜂开始起步,上世纪后半叶蜂业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
蜜蜂在自然界中,喜欢生活在距离地面1~20米的树上,蜂群适应在不同的高度筑巢。现有技术中,养蜂都是将蜂箱直接放在地面,蜂巢放置于地面,蜂群容易收到地面湿气及温度的影响,蜂群寄生虫也容易通过地面的进入巢房,同时也容易遭受蚂蚁、老鼠等地面生物等侵害,在野外放置也容易被大型野生动物比如熊的侵害。这样的放置方法无法适应蜜蜂向高筑巢的习性,生物侵害不易治理,严重制约了定地饲养蜂群的蜂蜜产出。在地面分散式的蜂箱布放,同时也加大了管护的劳动强度,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养蜂塔,能够将蜂箱呈塔型布置,符合蜜蜂活动习性,同时,实现蜜蜂养殖的集约化,方便管理,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养蜂塔包括塔体骨架,塔体骨架上自下而上均匀设置有养蜂平台,塔体骨架外侧设置有自底部延伸至顶部的通道,各个养蜂平台均与通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塔体骨架整体呈三棱锥型结构,养蜂平台分别均匀布置塔体骨架的三个侧面上。
作为优选,通道设置在塔体骨架的脊线上。
作为优选,塔体骨架内部留有用于布置人员的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的空腔。
作为优选,塔体骨架顶部设置有用于布置电器设备的顶层平台,顶层平台与通道相连通。
作为优选,通道底部设置有安全门。
作为优选,至少具有一层位于同一高度的养蜂平台通过连接板相互连通为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蜂箱呈塔型布置,符合蜜蜂活动习性,同时,实现蜜蜂养殖的集约化,方便管理,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图3 为图1布置蜂箱后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 为图4在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塔体骨架、2-养蜂平台、3-顶层平台、4-通道、5-安全门、6-连接板、7-蜂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本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本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1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去鱼头鱼尾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辅助散热的蜂箱箱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