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高低温界面换热系数测定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1565.6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4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阁平;张英东;刘承泽;袁福森;韩福洲;穆罕默德·阿里;郭文斌;任杰;顾恒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低温 界面 系数 测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实现高低温界面换热系数测定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可升降加热装置、测温装置、热端试样和冷端试样;主体框架为框架结构,其内部上下表面对称设有上夹头和下夹头;上夹头可以上下自由移动;可升降加热装置包括电阻炉、连接棒和升降装置,电阻炉设置在下夹头上空,并通过升降装置设置在主体框架立柱上,电阻炉可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沿下夹头轴向方向上下运动;连接棒设置在下夹头上;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温度采集器和电脑,热电偶分别设置在热端试样和冷端试样上,并通过温度采集器和电脑相连;热端试样通过连接棒设置在下夹头上,冷端试样设置在上夹头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界面换热系数测定装置设计和应用,特别提供一种实现高低温界面换热系数测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同材料的相互接触,尤其是2种不同温度材料的接触,比如在热轧过程中,轧板材料与轧辊材料的相互接触,此时两者的界面就会出现相互换热即界面换热,界面的换热率会影响板材的轧制过程,而换热率可以用2种材料的界面换热系数表示,所以在板材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寻求合适的热轧工艺,往往需要测定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接触换热系数。
然而国内外对界面换热系数的测量不多,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其次,界面换热系数的测定过程比较困难,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是很难寻找合适的可以加热获得高温的设备;其次在计算界面换热系数时,为了模拟实际的加工过程,往往需要对试样施加一定的压力;除此之外,需要准确、灵敏的温度采集系统。然而目前好多测试界面换热系数实验容易出现测量温度范围窄,只能适用于低温试样的测定,而且测试结果误差大,如文献Rosochowska M,Chodnikiewicz K,Balendra R.A new method of measuring thermalcontact conductance[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4,145(2):207-214。因此,目前很少出现一种即可以准确测试不同温度区间(50-1600℃),又能实时或者静止施加压力来准确、方便实时采集不同温度变化的测定金属材料的界面换热系数装置。
综上,人们期望获得一种可以准确,方便实现高低温界面换热系数测定的装置和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实现高低温界面换热系数测定的装置,尤其是能够同时实现准确测试不同温度区间(50-1400℃)、施加不同压力以及实时采集不同温度变化的测定金属材料的界面换热系数装置。所述方法规范合理,技术效果优良,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高低温界面换热系数测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可升降加热装置2、测温装置3、热端试样4和冷端试样5;
主体框架1为框架结构,其内部上下表面对称设有上夹头11和下夹头12;上夹头11可以上下自由移动;
可升降加热装置2包括电阻炉21、连接棒22和升降装置,电阻炉21设置在下夹头12上空,并通过升降装置设置在主体框架1立柱上,电阻炉21可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沿下夹头12轴向方向上下运动;连接棒22设置在下夹头12上;
测温装置3包括热电偶31、温度采集器和电脑32,热电偶31分别设置在热端试样4和冷端试样5上,并通过温度采集器和电脑32相连;
热端试样4通过连接棒22设置在下夹头12上,冷端试样5设置在上夹头11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1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寒地区营房墙体边角防水密封结构
- 下一篇:智能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