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1350.4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钟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德控航联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4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刘寒冰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套筒 阀座压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和阀盖之间,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体内设有流道;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流道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与流道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安装有套筒和阀座;所述阀盖内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套筒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套筒安装在第一阶梯孔内,所述阀座嵌入式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套筒和阀座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的底面相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阀都是围绕两种基型结构而扩展的,一种是单座控制阀,另外一种是套筒控制阀。单座控制阀节流特性由特定型面的柱塞阀芯完成,单密封面密封,密封性能好,但所承受的流体不平衡力大,不适宜压差较高、系统不稳定的工况。套筒控制阀,节流特性由套筒窗口完成,阀芯具有压力平衡孔,需要双密封面同时密封。密封性能差,但能克服来自流体的较大的不平衡力,承受大的压差。在高压差又要求密封性的情况下,不适合使用上述单独的一种基型,要将两种基型进行结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两种基型结合后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阀用的套筒阀座压合结构,设置在阀体和阀盖之间,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体内设有流道;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流道的直径,自然形成位于第一阶梯孔与流道相接处的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孔内安装有套筒和阀座;所述阀盖内设有第二阶梯孔,所述套筒的顶部卡合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所述套筒安装在第一阶梯孔内,所述阀座嵌入式安装在套筒的底部,且套筒和阀座的底面均与第一阶梯孔的底面相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阶梯孔有多层阶梯,所述套筒的顶面与其中一层阶梯面相接触,形成第一卡合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座的底面与第一阶梯孔的底面接触,形成第二卡合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阶梯,所述阀座的顶面与套筒内的阶梯面接触,形成第三卡合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座为圆筒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筒阀座结构以适应高压差或不稳定的液压工况,通过设置圆筒形的阀座以便于安装和压合,将阀座卡合在套筒的内部,再将套筒压合在阀体内,最后由阀盖压紧限位,通过多个面与面的接触和压合,这样的多层压合结构不依赖接机械连接,更加稳定可靠且安装便利。由于采用压合结构拥有更好的密封性和密封空间,也适用于对阀门密封要求较高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套筒与阀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
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B;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C;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D;
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E。
图中:1—阀体,11—流道,12—第一阶梯孔,2—阀盖,21—第二阶梯孔,22—第一卡合面,3—套筒,31—通孔,4—阀座,41—第二卡合面,42—第三卡合面,5—阀芯,51—阀杆,52—导向块,6—垫片,7—密封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德控航联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德控航联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1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阀芯导向的自对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阀门用双层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