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用水垫注射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0596.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窦磊;张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4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友和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杨群;郭悦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子宫 肌瘤 手术 用水垫 注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用水垫注射钳,包括杆体,杆体的左端设有夹头,夹头上设有胶唇,夹头内设有凹腔,夹头与杆体转动连接,杆体内部中心设有通管,通管内设有滑针,滑针上设有驱动器,通管右端依次设有过流腔和密封环,杆体的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拉杆,杆体的右端设有捏手,捏手通过拉杆将夹头闭合,杆体的前端设有转轮,转轮与驱动器的齿啮合并且带动滑针在夹头内伸出或缩回,杆体的后端设有液管阀。本实用新型采用夹头夹持定位充分,滑针注射部位确切,夹头上的胶唇弹性较好不会损伤子宫肌层,可前后伸缩的滑针避免了尖端损伤周围器官,且水垫注射后不易外溢,水垫注射极易成功,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用的水垫注射钳。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其发病率约为20%-30%,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中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是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手术入径主要以腹腔镜为主。子宫肌瘤切除术不仅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沿用了开腹手术直接核除的方法,即凭借术者的临床经验沿着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的分界进行分离。
术中用器械取代了双手的触觉,分割面界限往往不清晰,会损伤周围肌层内的血管。过度采用电凝止血容易引起子宫肌层组织的坏死,而出血量较多又会造成手术视野的不清晰,缝合较仓促及不确切,对保留器官(子宫)的损伤较大。如今,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用于控制局部血液从中心动脉到外周血管,对人体的循环动力学没有明显的影响。术中子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6单位加入生理盐水40ml对子宫预处理,减少术中的出血,使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更加容易。在此基础上受到间隙解剖手术理念的启发,临床上我们首次尝试水分离法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水分离法的关键在于子宫肌瘤水垫的形成,我们使用腹腔镜注射针将生理盐水100-200ml注入肌瘤的周围,生理盐水遵循最小阻力路径,进入肌层与肌瘤之间的平面形成“水垫”水垫使得肌瘤周围的子宫肌纤维组织的血液被生理盐水代替,进而当子宫肌层假包膜被切开时,只有生理盐水渗出,几乎没有出血,这有助于保持术野的清晰,而且更容易在肌瘤和子宫肌之间找到正确的平面,减少能量器械频繁止血对保留子宫组织的热损伤。
然而目前临床上可使用的腹腔镜注射针在实际应用中,注射针在注射时不易定位,导致注射“水垫”过程的困难程度较大,操作不便,而且容易出现注射的层次出现偏差,“水垫”无法准确的注入在肌瘤的周围,容易导致“水垫”注射失败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用水垫注射钳,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注入水垫难度大、操作不便及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用水垫注射钳,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杆体,杆体的左端设有夹头,夹头上设有胶唇,夹头内设有凹腔,夹头与杆体转动连接,杆体内部中心设有通管,通管内设有滑针,滑针上设有驱动器,通管右端依次设有过流腔和密封环,杆体的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拉杆,杆体的右端设有捏手,捏手通过拉杆将夹头闭合,杆体的前端设有转轮,转轮与驱动器的齿啮合并且带动滑针在夹头内伸出或缩回,杆体的后端设有液管阀。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的后部设有倒U型拉把,两个倒U型拉把交叠穿过并且彼此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倒U型拉把的最末端的中间与拉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上分别设有弹簧和挡块,挡块与杆体焊接连接,拉杆在挡块内往复滑动,弹簧套在拉杆外部并设置在挡块与夹头之间,拉杆的右侧外端与捏手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针的左侧末端设有橡胶头,橡胶头套在滑针上胶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管的一端置于夹头内部的喉部放置,通管的另一端与过流腔螺接,滑针的一端置于过流腔内并通过密封环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05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针式果园松土施肥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摆放增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