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0412.X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彤;徐铭;张恒;曹歆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二氧化碳 反应 装置 承载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包括三个上下安装在一起的支架主体和一个安装在支架主体顶部的把手,所述支架主体的侧面为筒状壁,所述筒状壁的底部安装有承载底壁,所述承载底壁上支撑安装有锥形支撑件,所述筒状壁的外侧壁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形成底部螺纹外壁,所述筒状壁的内侧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形成顶部内螺纹壁,三个所述支架主体通过所述顶部内螺纹壁和所述底部螺纹外壁旋接在一起。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装置结构可拆分安装放置,携带方便,组合灵活,改变了传统实验室通过金属棒固定的不稳固弊端,容易取放并且稳固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时,需把样品放入实验斧中,但由于没有专用的支架,只能采取用胶带将三个玻璃杯分三层绑在一个金属棒上的方法,费时,费力,并且不稳定。不稳定的连接导致在实验过程中容器脱落,损坏设备,得不到想要的数据,且在采用原始方法时,岩心有一面完全接触玻璃杯底,不能够充分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包括三个上下安装在一起的支架主体和一个安装在支架主体顶部的把手,所述支架主体的侧面为筒状壁,所述筒状壁的底部安装有承载底壁,所述承载底壁上支撑安装有锥形支撑件,所述筒状壁的外侧壁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形成底部螺纹外壁,所述筒状壁的内侧壁顶部设置有内螺纹形成顶部内螺纹壁,三个所述支架主体通过所述顶部内螺纹壁和所述底部螺纹外壁旋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的底部一体安装有螺塞,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螺塞旋接到所述支架主体的所述顶部内螺纹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支撑件为正圆锥体,所述锥形支撑件设置有四个,其均匀固定在所述承载底壁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壁和所述承载底壁上均开设有镂空孔将所述筒状壁和所述承载底壁设为镂空架便于气体的进出。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支撑件的锥顶上承载放置有岩石托片用于和二氧化碳反应。
上述结构中共,将支架主体内放置好托片后组装在一起,在顶部旋接好把手,然后将其放入临界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装置结构可拆分安装放置,携带方便,组合灵活,改变了传统实验室通过金属棒固定的不稳固弊端,容易取放并且稳固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的把手与支架主体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的支架主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承载支架的支架主体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架主体;2、底部螺纹外壁;3、把手;4、镂空孔;5、承载底壁;6、锥形支撑件;7、顶部内螺纹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0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周转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料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