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膜建筑的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90270.7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2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荣超;魏京阳;杜妍;韩孝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2;F24F13/2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于本会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空气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膜建筑的空气调节装置,其包括风机和热交换风管,热交换风管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热交换风管埋于地下恒温层,进风口位于气膜建筑外部,风机与进风口连接,出风口位于气膜建筑内部。本实用新型将风管埋于地下恒温层,使空气与土壤进行热交换,利用了地表浅层地热能源,节省了电能,降低了能耗;不仅能够调节气膜建筑的温度,同时为气膜建筑提供新鲜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膜建筑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指的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
气膜建筑具有跨度面积大、灵活的特点,可量身定做用于大型建筑,如航空港、候机大厅,运动场馆、博览中心、工业厂房、仓库等。
现有气膜建筑的温度调节一般是将外部空气通过空调升温或降温后输送到室内或者在室内采用空调升温或降温的方式,由于气膜建筑通常体量巨大,上述两种方式均需要耗费大量电能,能耗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低能耗的可以调节气膜建筑内温度、且能够不断向气膜建筑内输送新鲜空气的调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风机和热交换风管,热交换风管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热交换风管埋于地下,进风口位于气膜建筑外部,风机与进风口连接,出风口位于气膜建筑内部。
优选地,风机与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
优选地,出风口位于气膜建筑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热交换风管埋于地下恒温层。
优选地,热交换风管为波浪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风管埋于地下恒温层,使空气与地下恒温层进行热交换,由于恒温层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大致相当于当地年平均温度,因此出气口输出的空气温度也与年平均温度相同,使得气膜建筑内不需要安装空调也能保持适宜的温度,节省了电能,降低了能耗;
(2)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调节气膜建筑的温度,通过增加空气净化装置,还可以为气膜建筑提供新鲜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热交换风管;2、气膜建筑;3、进风口;4、出风口;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风机5和热交换风管1,热交换风管的管体部分为波浪型,埋于地下恒温层;热交换风管对称设置于气膜建筑2两侧,热交换风管的一端为进风口3,另一端为出风口4,进风口位于气膜建筑外部,出风口位于气膜建筑的中心位置。
风机5与进风口3连接,向进风口3内源源不断输送空气;空气进入风管后与地下恒温层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出风口输送到气膜建筑内。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在风机与进风口之间设置空气净化装置,用来对空气进行除尘净化,既调节了气膜建筑内的温度,同时还提供了新鲜的空气。
出风口可以位于气膜建筑的中心位置,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0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板面异型反射镜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的PVC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