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90175.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菊;杜传印;高政绪;管恩森;李斐;王德权;王玉华;高凯;王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烟草专卖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程静静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丽蚜小蜂 释放 装置 | ||
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涉及丽蚜小蜂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由四个网面围设成的拱形网体,且四个网面之间利用连接杆拼接,网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放飞网,放飞网的上下两端卷绕转动设置,放飞网沿卷绕方向包括若干个隔网区域,且隔网区域的目数由下到上呈递增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网罩进行更换网体,放飞丽蚜小蜂的过程中,烟粉虱也易进行逃走,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丽蚜小蜂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烟粉虱是烟田的主要害虫,而丽蚜小蜂是其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当前,生物防治越来越被关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丽蚜小蜂成活时间短,运输过程较繁琐,人工放蜂所需用工较多。
于是市面上大多是通过利用繁殖罩对丽蚜小蜂进行繁殖,其中在繁殖丽蚜小蜂时,需利用烟粉虱进行取食或寄生,但是由于烟粉虱和丽蚜小蜂的体积不一样,使得在繁殖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
由于繁殖阶段利用网罩再对丽蚜小蜂繁殖时,当丽蚜小蜂成虫后,需要对其进行放飞,往往传统方式均为进行更换网体,但是在更换网体的过程中,烟粉虱也易进行逃走,这就使得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网罩进行更换网体,放飞丽蚜小蜂的过程中,烟粉虱也易进行逃走,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丽蚜小蜂释放装置,包括由四个网面围设成的拱形网体,且四个网面之间利用连接杆拼接,所述网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放飞网,所述放飞网的上下两端卷绕转动设置,所述放飞网沿卷绕方向包括若干个隔网区域,且所述隔网区域的目数由下到上呈递增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框体,所述放飞网通过卷绕部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框体的周壁围设有网布,并通过所述网布的外沿利用拉链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卷绕部件包括卷绕辊,所述卷绕辊水平并列设有两个,且分居于所述框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放飞网的两端分别卷绕于两个所述卷绕辊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框体的两内侧壁上分别相对开设有约束槽,所述约束槽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倾斜于所述卷绕辊的过渡槽,所述放飞网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约束槽和所述过渡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框体的两内侧壁之间还并列固接有两个清理刷,两个所述清理刷位于分别靠近所述框体的上下两端的位置,且所述清理刷与所述放飞网摩擦接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网面处于所述安装孔上方的区域,还开设有取放口,所述网面上还铰接有盖网,所述盖网覆盖所述取放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网面上还设有黄色布条,所述黄色布条位于所述取放口与所述安装孔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放飞网的侧壁上还固接有橡胶边,所述橡胶边与所述约束槽接触的两侧壁分别沿滑动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约束槽上对应固接有与所述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凸起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滑动凸起部为半圆柱形,所述滑动槽与半圆柱形相匹配。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框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有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相对面开口设置,两个所述卷绕辊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壳体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卷绕辊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端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烟草专卖局,未经潍坊市烟草专卖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90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果园滴灌的深入土式滴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粉虱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