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87863.8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2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燕 |
| 主分类号: | F24S30/455 | 分类号: | F24S30/455;H02S20/30;H02S1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调节 太阳能 光伏板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底板座和太阳能板,所述底板座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分别安装固定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转盘的上侧还安装固定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固定于可调节支撑组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快速调节,提升其应用效果和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组。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板是由一个或多个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是具有把光转换成电特性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可以把照射在其表面的太阳能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产品中的最基本的组件,也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最大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到蓄电池中。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板组安装支架,无法对太阳能光伏板进行快速调节,影响其应用效果和范围。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组,包括底板座和太阳能板,所述底板座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轴的上端分别安装固定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转盘的上侧还安装固定有可调节支撑组件,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固定于可调节支撑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带刹车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上开设有环状槽,传动带绕接于转盘的环状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支撑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盘和支撑轴的中部还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配合设有插接固定组件,所述插接固定组件包括把持球、插接杆和插接头,所述插接杆与通孔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插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固定有把持球和插接头,插接头为棱台状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部中间于底板座上还开设有与插接头相配合的插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调节支撑组件包括万向球、固定板、万向球壳、支撑杆、上套筒、上固定旋钮、竖杆、下固定旋钮、下套筒、斜撑杆、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所述竖杆设于转盘的上方,竖杆上分别套设有上套筒和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上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旋钮和下固定旋钮,所述下套筒的外侧周向分布设置有多根斜撑杆,斜撑杆的下端固定于转盘上,所述竖杆的上端安装固定有万向球,万向球的外侧配合设置有万向球壳,所述万向球壳安装固定于固定板的下侧,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固定于固定板的上侧,所述固定板的下侧还通过第一铰支座铰接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支座与上套筒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装置方便移动位置,通过设置两个能够同步转动的转盘,方便同时对两个太阳能板进行角度调节,通过插接固定组件的结构设置,方便对转盘进行插接锁定;
2)通过设置用于对太阳能板进行承载的可调节支撑组件,在对太阳能板进行角度方向调节时,只需松开上固定旋钮调节上套筒的位置,因支撑杆、万向球壳和万向球的设置结构,方便对太阳能板进行角度方向调节(可对支撑杆、上套筒、万向球壳、固定板和太阳能板构成的整体旋转);通过设置竖杆可相对下套筒调节,可对太阳能板的整体高度调节;通过斜撑杆还可对竖杆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燕,未经朱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7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