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废屑的锻造用锯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7245.3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袁乃健;王绍庚;谢良诗;张克;李波;李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煜宏锻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1/04 | 分类号: | B23D51/04;B23D55/04;B23Q7/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锻造 锯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废屑的锻造用锯床,涉及棒料加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机台远离进料轨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倾斜的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等距转动设置有若干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设置有若干个滚球,所述滚球可沿转轴的轴心方向进行转动;所述支撑板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收集箱远离机台方向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收集箱之前设置有锁止机构;达到了减少废屑与棒材一同掉落的现象,避免废屑对棒材后续加工产生影响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棒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少废屑的锻造用锯床。
背景技术
生产棒材时,需要对棒料进行切割处理,锯床是一种专门对棒材进行切割的设备,主要部件有底坐、床身、立柱、锯梁和传动机构、导向装置、工件夹紧、张紧装置、送料架、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及冷却系统组成。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91291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切割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切割台与送料架,送料架内设有导柱,导柱上设有活动台,活动台上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第一夹具,第一夹具、活动台上均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转的液压缸,切割台上固定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第二夹具,第二夹具数量为两个且相互之间呈间隙设置,切割台上固定设有用于切断钢管的切割机,且切割机的切刀位于两个第二夹具的间隙内,第二夹具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转的液压缸,工作台上还设有下料斗,下料斗固定在切割台侧边。
但是,在对切割完后的棒材进行回收时,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屑会随同切割完成后的棒材经下料斗一同掉落,废屑会影响后续对棒材的加工,因此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废屑的锻造用锯床,其具有在对切割完成后的棒材回收时,减少废屑与棒材一同掉落的现象,避免废屑对棒材后续加工产生影响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废屑的锻造用锯床,其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端设置有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远离进料轨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倾斜的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等距转动设置有若干个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设置有若干个滚球,所述滚球可沿转轴的轴心方向进行转动;所述支撑板的底壁固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收集箱远离机台方向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收集箱之前设置有锁止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棒材在进料轨道上移动,推动切割完后的棒材掉落在滚球上,受重力影响,滚球转动,从而棒材可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输送,同时切割产生废屑会从滚球与滚球之间的缝隙掉落至支撑板下方的收集箱内,减少了随同棒材一起回收的废屑,从而避免废屑对棒材的后续加工产生影响;打开箱门可以将收集箱内的废屑排出,同时利用锁止机构可以对箱门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贯穿收料箱侧壁的锁止孔、与锁止孔螺纹连接的锁止杆以及开设在箱门端壁上供锁止孔插设的抵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密封收集箱时,通过转动锁止杆,使锁止杆在锁止孔内进行转动,将锁止杆插设进箱门端壁的锁止孔内,从而实现箱门与收集箱之间的固定,锁止杆在锁止孔内不易发生移动,箱门对收集箱内的废屑进行密封,稳定性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杆远离抵接孔方向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锁止杆时,橡胶套增大了锁止杆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人手对锁止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的内侧壁与箱门的端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收集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对箱门端壁与收集箱内侧壁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有废屑漏出,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煜宏锻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煜宏锻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7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