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5227.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夏祥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盛世泰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5574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中药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包括熬药杯,其特征是:所述熬药杯两侧上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卡块的一侧,端盖下侧设有密封槽,所述熬药杯的上侧设于所述端盖的所述密封槽内,所述端盖外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导筒一侧,U形杆一的两竖杆分别对应的设于所述导筒内,所述U形杆一的两竖杆下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方形块的上侧中部,所述端盖上侧中部固定连接U形杆二的两竖杆下端,本实用新型涉及熬药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本装置可以实现在在中药熬制的同时,一组通气阀喷出的蒸汽吹动风扇转动,风扇通过转杆带动密封盖及药盒转动,使中药原料在药盒内旋转,使中药原料的药性全部进入至汤汁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熬药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中药治疗方法,许多西药不能根治的病症可通过中药治愈,中药治疗的常见方式是熬药成汤剂服下,传统的中药熬制工具多为砂锅及陶瓷锅等,砂锅和陶瓷锅在煎药时,药材全部沉入底部,压在底部的药材难以发挥全部的药性,导致中药的药效不足,若手动搅拌容易被煮沸的蒸汽烫伤,且通过砂锅熬制中药后,在服用时许多细小的药渣难以过滤干净,若服药期间需要出门,砂锅体积过大难以携带,所以亟于制作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用于中药熬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中医中药熬制设备,包括熬药杯,其特征是:所述熬药杯两侧上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卡块的一侧,端盖下侧设有密封槽,所述熬药杯的上侧设于所述端盖的所述密封槽内,所述端盖外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导筒一侧,U形杆一的两竖杆分别对应的设于所述导筒内,所述U形杆一的两竖杆下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方形块的上侧中部,所述端盖上侧中部固定连接U形杆二的两竖杆下端,所述U形杆二的上侧中部铰接丝杠的下端,所述丝杠的上端螺纹连接穿过所述U形杆一的横杆中部,所述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下侧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端盖上侧中部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中部下侧固定连接转杆的上端,所述转杆铰接穿过所述端盖中部,所述转杆下侧固定连接密封盖的上侧中部,所述密封盖内螺纹连接药盒的外侧上部,所述端盖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通通气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药盒外壁设置有一组均匀排布的圆形通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熬药杯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的一侧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导筒为矩形导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药盒为圆形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在中药熬制的同时,一组通气阀喷出的蒸汽吹动风扇转动,风扇通过转杆带动密封盖及药盒转动,使中药原料在药盒内旋转,使中药原料的药性全部进入至汤汁中。
2、本装置可以实现将中药原料放入至药盒内,在煎制之后可将端盖、风扇、密封盖及药盒等一起取出,无须过滤药渣,同时还可通过熬药杯直接服用,无须倒出。
3、本装置可以实现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熬药杯10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盛世泰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盛世泰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5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