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2954.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4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毅;陈初亮;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毅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5 | 代理人: | 刘慧玲 |
地址: | 556600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康复训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车,涉及儿童训练车的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两组;连接组件,两组所述支撑架的相向侧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一旋钮、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杆体;本实用新型中在转运或者存放儿童康复训练车时,旋拧第一旋钮,旋拧至第二杆体可在第四杆体内滑动时停止,然后将第二杆体贯穿第四杆体,使两个支撑架的距离减短,降低了康复训练车的占用面积,最后,反向旋拧第一旋钮,将第二杆体稳固在第四杆体上,进而利于用户转运或者存放儿童康复训练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训练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车。
背景技术
儿童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借助外界设备帮助儿童康复,在帮助儿童行走时一般需要借助训练车的协助,康复训练车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儿童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布,儿童康复训练车主要由支撑架、多个万向轮、腋拖、裆拖和把手组成,支撑架起到支撑的作用,由腋拖和裆拖的配合利于儿童行走。
用户在转运或者存放康复训练车时,因支撑架横向占用过大面积,不便于用户转移或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用户在转运或者存放康复训练车时,因支撑架横向占用过大面积,不便于用户转移或存放的问题,提供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车,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两组;
连接组件,两组所述支撑架的相向侧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一旋钮、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所述第四杆体,所述第二杆体滑动于所述第四杆体内,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四杆体通过所述第一旋钮连接;
万向轮,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所述万向轮;
第五杆体,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所述第五杆体,所述第五杆体的顶端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的顶端设置有腋拖,所述腋拖上设置有把手。
其中,所述第二杆体上开设有规则排列的通孔,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四杆体通过所述第一旋钮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杆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杆体贯穿所述第四杆体。
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防侧翻组件。
其中,所述防侧翻组件包括第六杆体和第七杆体,所述第六杆体和所述第七杆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七杆体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
其中,所述第七杆体为L形结构。
其中,所述腋拖的顶部设置有凹陷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转运或者存放儿童康复训练车时,旋拧第一旋钮,旋拧至第二杆体可在第四杆体内滑动时停止,然后将第二杆体贯穿第四杆体,使两个支撑架的距离减短,降低了康复训练车的占用面积,最后,反向旋拧第一旋钮,将第二杆体稳固在第四杆体上,进而利于用户转运或者存放儿童康复训练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收缩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俯视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毅,未经肖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2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鼻罩
- 下一篇:一种减速机噪音测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