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锁以及指纹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2649.3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6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王义;伍房林;李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8B13/184;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王毅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锁 以及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锁以及指纹锁控制系统,指纹锁包括通信电路、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通信电路、红外发射电路连接;控制电路通过通信电路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并接收智能终端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距离控制指令、感应时间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根据控制指令向红外发射电路发送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以控制红外发射电路调节红外发射管的工作电流,改变指纹锁的检测距离和感应时间。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指纹锁的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精度、降低出现误报警的概率,并利用对感应时间的调节减少了指纹锁的功耗,延长了指纹锁工作时间,满足了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锁以及指纹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防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机械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保护单位和家庭财产安全的需要。随着大型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智能锁替代机械锁已经是现在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现有技术中,智能锁往往只具备根据人员指令或密码开锁的功能,并不能对外部进行主动检测,即使有主动检测功能的智能锁也只能检测固定范围的目标,难以调节检测范围,容易出现误报警,而且无法调节检测时间,功耗大,造成指纹锁工作时间短,难以满足用户对指纹锁长时间工作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指纹锁以及指纹锁控制系统,通过智能终端向指纹锁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路根据该控制指令发送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利用该PWM信号调节红外发射管的工作电流从而实现对指纹锁检测范围,能够调节指纹锁的检测范围,提高检测精度、降低出现误报警的概率,并利用对感应时间的调节减少了指纹锁的功耗,延长了指纹锁工作时间,满足了用户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指纹锁,所述指纹锁包括通信电路、控制电路、红外发射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电路、红外发射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通信电路与智能终端无线连接,并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出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括距离控制指令、感应时间控制指令;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发送相应占空比的PWM信号以控制所述红外发射电路调节红外发射管的工作电流,改变所述指纹锁的检测距离和感应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锁还包括红外接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红外接收电路连接,通过所述红外接收电路接收反射的红外光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光信号识别预设目标。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红外线接收头,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头的第三端口与指纹锁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端口接地,第一端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端口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反射的红外光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头的第三端口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三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源极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锁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红外光信号识别到预设目标时,通过所述报警电路报警,并利用所述通信电路向智能终端发送警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2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