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位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82115.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棉胜;赵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位压合装置,包括大理石平台、设置于大理石平台上的第三Z轴模组、与第三Z轴模组滑动配合的X轴直线电机、设置于X轴直线电机输出端的旋转平台、设置于旋转平台上的导光体载台、驱动导光体载台升降的顶升保压气缸、设置于大理石平台上方的检测部X轴电缸、与检测部X轴电缸滑动配合的工业CCD相机。导光体放置在所述导光体载台上,所述工业CCD相机对导光体拍照检测后,所述旋转平台驱动所述导光体载台旋转,对导光体进行对位调整,调整至准确的位置后,再进行贴合的动作,可以是通过贴合机械手下降将LCD贴合在导光体上,并通过所述顶升保压气缸顶升保持一定的时间,即完成了导光体的自动化检测及对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位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显示屏(LCD)生产过程中,需要对LCD进行擦角,再将底面的保护膜撕除,然后在LCD的底面贴附导光体。需要对导管体进行上料机对位校正,对位校正后再将导光体与LCD贴合至一起,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导光体进行超声US清洁,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化撕膜对位及导光体上料的对位压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位压合装置,包括大理石平台、设置于所述大理石平台上的第三Z轴模组、与所述第三Z轴模组滑动配合的X轴直线电机、设置于所述X轴直线电机输出端的旋转平台、设置于所述旋转平台上的导光体载台、驱动所述导光体载台升降的顶升保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大理石平台上方的检测部X轴电缸、与所述检测部X轴电缸滑动配合的工业CCD相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体载台和所述旋转平台通过多个支撑柱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升保压气缸包括4个,4个所述顶升保压气缸分别位于所述导光体载台的四个角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位压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大理石平台一侧的导光体上料机构和US清洁机构;所述导光体上料机构包括导光体上料Z轴模组以及与所述导光体上料Z轴模组滑动配合的导光体载板,所述导光体上料Z轴模组包括两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US清洁机构包括US清洁X轴模组、与所述US清洁X轴模组传动配合的US清洁Y轴模组、与所述US清洁Y轴模组传动配合的两个US清洁单元以及导光体上料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对位压合装置,导光体放置在所述导光体载台上,所述工业CCD相机对导光体拍照检测后,所述旋转平台驱动所述导光体载台旋转,对导光体进行对位调整,调整至准确的位置后,再进行贴合的动作,可以是通过贴合机械手下降将LCD贴合在导光体上,并通过所述顶升保压气缸顶升保持一定的时间,即完成了导光体的自动化检测及对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对位压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2中第五X轴模组移除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对位压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第五X轴模组30,工业CCD相机301,对位保压机构33,大理石平台330,第三Z轴模组331,X轴直线电机332,旋转平台333,导光体载台334,顶升保压气缸335,支撑柱336,US清洁机构34,第七X轴电缸340,第七Y轴电缸341,导光体US清洁单元342,导光体上料机械手343,导光体进料机构35,第七Z轴滑轨350,导光体载板3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爱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2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