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81034.9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猛;李晓隆;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猛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 地址: | 550004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肢体 创伤 急救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腰部扣环、下肢限位杆和固定装置,所述腰部扣环的两侧均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可伸缩的钩杆,所述钩杆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钩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套筒的顶部活动连接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所述腰部扣环中部的一侧焊接有弯杆。该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起到了便于安装的作用,使用时,可对装置进行快速安装,从而缩短的救援时间,通过套筒和钩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固定装置进行宽度调节,从而保障了该装置能够在不同宽度治疗床上使用,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的病人在急救的过程中,需要对病人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用具大都是一种固定的型号,这样便会使医生在使用的时候出现病人与固定用具的型号不匹配等问题,所以要求医生准备多套用具,这些用具占用了较大的地方,让医生感到不便。
在将下肢骨折病人送回医院的途中,由于病人脚部无法固定,在车子颠簸的时候会让病人的肢体产生晃动,需要医生始终对病人进行人工固定,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让医生感到劳累,对于骨折部有大面积出血的情况,简单止血捆绑较为费力,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腰部扣环、下肢限位杆和固定装置,所述腰部扣环的两侧均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插接有可伸缩的钩杆,所述钩杆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钩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套筒的顶部活动连接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所述腰部扣环中部的一侧焊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底端的两侧均焊接有宽度调节杆,所述宽度调节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下肢限位杆,所述下肢限位杆靠近宽度调节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栓,所述宽度调节杆的上表面开设有调节孔,所述下肢限位杆的表面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连接有大腿限位夹、小腿限位夹和脚部限位夹,所述大腿限位夹、小腿限位夹和脚部限位夹底部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定位栓,所述下肢限位杆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栓孔。
可选的,所述大腿限位夹、小腿限位夹和脚部限位夹顶部均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夹板、手摇螺杆和抵板,所述夹板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手摇螺杆,所述手摇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抵板。
可选的,所述套筒、下肢限位杆、大腿限位夹、小腿限位夹和脚部限位夹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大腿限位夹、小腿限位夹和脚部限位夹的中部均开设有U 形槽,所述U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棉质网垫。
可选的,所述下肢限位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下肢限位杆以宽度调节杆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骨科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的设置,起到了便于安装的作用,使用时,可对装置进行快速安装,从而缩短的救援时间,通过套筒和钩杆的配合设置,能够对固定装置进行宽度调节,从而保障了该装置能够在不同宽度治疗床上使用,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猛,未经王兴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81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种植灌溉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油溅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