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耐指甲印且指甲印自修复的屏幕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9777.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飞;周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50;C09J7/38;C09J7/40;C09J7/20;C09D175/14;C09D175/04;C09D17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甲 修复 屏幕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耐指甲印且指甲印自修复的屏幕保护膜,包括有透明塑料基材层、防指纹硬化涂层、自修复涂层以及硅胶压敏胶层;该防指纹硬化涂层涂覆于透明塑料基材层的上表面,该自修复涂层涂覆于透明塑料基材层的下表面,该硅胶压敏胶层涂覆于自修复涂层的下表面。通过设置防指纹硬化涂层,使得本产品具有高疏水疏油性、耐钢丝绒性、高铅笔硬度,提高了屏幕保护膜的防刮伤性能,并配合设置自修复涂层,利用其形状记忆功能可以修复指甲印并且具有很好的热定型性能,并通过屏幕保护膜产品结构的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存在的指甲印和热定型翘起等屏幕保护膜使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耐指甲印且指甲印自修复的屏幕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性能的体验升级以及审美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的屏幕由最初的2D屏幕朝着2.5D、3D以及柔性折叠屏发展。相应地,屏幕保护膜也因屏幕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屏幕保护膜由最早的单PET保护膜,发展为PET贴合PET复合膜保护膜、TPU保护膜、PET贴合TPU复合膜保护膜等多种结构的保护膜。在2.5D、3D等曲面屏幕,使用单PET保护膜和PET贴合PET复合膜保护膜容易产生边缘翘起的问题,使用TPU保护膜容易产生指甲印并且耐刮性不好的问题。而PET贴合TPU复合膜保护膜,由于PET和TPU的弹性模量和收缩应力相差大,导致生产工艺复杂,良率低。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105896A提供了一种曲面屏幕保护膜,产品结构依次设置为防刮层、PET基材、弹性体层、硅胶层和氟素离型膜,可以提高产品的弯曲性、防摔性和防止边缘翘起。但是该产品设置的弹性体层的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将使得保护膜的耐指甲印性能不好。另外由于弹性体层低交联网络结构,容易导致高温涂布硅胶层时溶剂易渗透到弹性体层导致产品雾度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耐指甲印且指甲印自修复的屏幕保护膜,其具有高耐磨性、防指纹性、低雾度和防止边缘翘起性能外,解决了指甲印的痕迹问题并且指甲印可以自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耐指甲印且指甲印自修复的屏幕保护膜,包括有透明塑料基材层、防指纹硬化涂层、自修复涂层以及硅胶压敏胶层;该防指纹硬化涂层涂覆于透明塑料基材层的上表面,该自修复涂层涂覆于透明塑料基材层的下表面,该硅胶压敏胶层涂覆于自修复涂层的下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指纹硬化涂层的厚度为2-6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塑料基材层的厚度为25-100微米,透明塑料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热塑性聚氨酯基材或聚碳酸酯基材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修复涂层厚度为25-100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压敏胶层的厚度为20-50微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压敏胶层的下表面贴覆有氟素离型层,氟素离型层的厚度为50-100微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防指纹硬化涂层,使得本产品具有高疏水疏油性、耐钢丝绒性、高铅笔硬度,提高了屏幕保护膜的防刮伤性能,并配合设置自修复涂层,利用其形状记忆功能可以修复指甲印并且具有很好的热定型性能,并通过屏幕保护膜产品结构的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存在的指甲印和热定型翘起等屏幕保护膜使用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赛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9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珠推动器和爆珠植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小腿抬起下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