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实时OCT监控功能的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9002.5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孔冠岳;赵晖;谢会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光微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20 | 分类号: | A61B18/2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唐敏珊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实时 oct 监控 功能 剥脱 点阵 激光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实时OCT监控功能的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仪,具备治疗模式、给药模式和OCT监控模式,包括治疗激光模块、色散扫频模块、干涉模块、光信号采集处理模块、激光头模块、控制模块;通过设置OCT监控功能,可以对激光治疗过程实现实时监控;增设了给药组件,可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给药操作;在给药模式下,采用与OCT监控模式的间隔切换,可有效保证给药效果,实现精确给药;采用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并在系统中添加了光子晶体光纤和光纤布拉格光栅以及多模光纤,保证监控的有效进行;本激光治疗仪不仅适用于生物组织,也适用于工业中光机电系统或其他结构的打孔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治疗仪,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备实时OCT监控功能的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瘢痕疙瘩(Keloid)是由于皮肤损伤而引起的、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皮肤良性肿瘤。其主要表现是超出原创伤的界限、侵犯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不能自发消退、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处于活跃期的瘢痕疙瘩侵犯周围皮肤的同时常常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甚至限制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瘢痕疙瘩严重影响外观,导致美容问题,给患者尤其是年轻人带来社会交往、婚恋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甚至会造成精神疾病。因此,瘢痕疙瘩患者多有强烈的治疗愿望。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痤疮瘢痕的方法主要是2004年出现的点阵激光技术。该技术基于“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FP), 此理论是对“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的延伸和拓展,建立了一种新的激光治疗模式—点阵模式,该激光是继剥脱性激光和非剥脱性激光后的第三类激光,其疗效及安全性介于两者之间。点阵激光的靶色基是组织水。瘢痕区吸收激光能量造成损伤后,刺激周围正常组织的角质细胞活化,快速向损伤区域迁移,以修复表皮,真皮层中的I型胶原在热刺激下也即刻发生收缩,当温度、时间达到一定数值时,胶原纤维开始变性,诱导周围的正常组织启动创伤修复程序,使胶原重排及新生。通过角质层的新生、纤维和胶原的再生,达到激光的治疗目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效果与单独使用点阵激光相比效果更明显,能够有效降低2年复发率,提升单次治疗效果从而缩短治疗耗时。
虽然点阵激光系统虽然能完成瘢痕消除的任务,但目前点阵激光治疗,对于激光在皮下形成的柱状热变性区的具体形态、分布、深度完全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去猜想,或者依赖于对患者受到的创伤的观察(如观察患者的出血量等),不但操作不方便,治疗不精确,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延长疗程。如果点阵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对药物的注射量,理论上要求药物能浸润整个瘢痕组织及其皮下部分,然而实际上注射量完全依赖医生感觉,唯一可用的监测指标是瘢痕的颜色,无法精确确定注射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实时OCT监控功能的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仪,旨在解决现有的点阵激光系统无法对点阵激光操作和药物注射进行监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实时OCT监控功能的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仪,其中,具备治疗模式、给药模式和OCT监控模式,包括:
治疗激光模块,产生瞬时的高能治疗激光脉冲;
色散扫频模块,通过色散效应使激光随时间改变而发生波长改变因而可用作OCT探测;
干涉模块,分配OCT激光,并且将探测信号放大;
光信号采集处理模块,把光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
激光头模块,在治疗模式下,射出激光在目标区域上打出热变性区矩阵;在给药模式下,对待治疗目标区域进行给药治疗;在OCT监控模式下,射出激光在目标区域上,形成目标区域图像;
控制模块,控制整个激光治疗仪,并且把光信号采集处理模块收集到的信号转换为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光微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光微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微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9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鼓自动锁螺丝移载治具
- 下一篇:一种更换时不易渗漏的造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