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用可调节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77863.X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国超;张劭昀;温释硕;李春晓;曹跃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3/20 | 分类号: | E04G3/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禾唯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5 | 代理人: | 李春荣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操作 平台 调节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用可调节支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支撑矩形操作平台,包括两根竖支撑杆、两根斜支撑杆,竖支撑杆竖直支撑于操作平台的一端且与操作平台的底部铰接,斜支撑杆倾斜支撑于操作平台的另一端且与操作平台的底部铰接,斜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设有方形套管,方形套管套设于竖支撑杆上,方形套管与竖支撑杆螺栓连接,方形套管与斜支撑杆铰接侧的相对侧设有支腿,两根竖支撑杆之间与两根斜支撑杆之间均设有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伸缩杆,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操作平台,即可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梯井,方便拆装运输的同时,适用性强,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用可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电梯井施工时,一般是在电梯井道内搭设钢管脚手架,然后进行电梯井道内的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对于建筑高度较高时,要逐层搭设脚手架并进行必要的防护,由于电梯井道空间狭小,搭设脚手架和拆除工作操作不便,施工效率低,脚手架所用的钢管等材料周转周期长,不利于节约施工成本,同时当建筑高度过高时,还存在着整体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此问题,采用工字钢或者方钢管焊接而成一个三角支撑架,在横梁上侧搭设操作架,这种操作平台采用全焊接形式,未完全实现定型化,在周转过程中不可拆卸,不方便运输;同时为解决不可拆卸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820567339.3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设计一种可拆装式电梯井操作平台,通过将支撑构件拆卸,便于运输使用;但采用此种可拆卸方式的支撑构件,适用性差,尺寸固定,不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操作平台或电梯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用可调节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用可调节支架,用于支撑矩形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平行设置于电梯井2内,包括两根竖支撑杆3、两根斜支撑杆4,所述竖支撑杆3竖直支撑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一端且与所述操作平台1的底部铰接,所述斜支撑杆4倾斜支撑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操作平台1的底部铰接,所述斜支撑杆4的下端铰接设有方形套管5,所述方形套管5套设于所述竖支撑杆3上,所述方形套管5 与所述竖支撑杆3螺栓连接,所述方形套管5与所述斜支撑杆4铰接侧的相对侧设有支腿6,两根所述竖支撑杆3之间与两根所述斜支撑杆4之间均设有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伸缩杆7。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竖支撑杆3上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301,所述方形套管5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调节孔301对应的第二调节孔 501,所述第二调节孔501与所述第一调节孔301螺栓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伸缩杆7包括第一套管70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701内部的第二套管702,所述第一套管701上水平间隔设有多个第三调节孔703,所述第二套管702上水平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调节孔 703对应的第四调节孔704,所述第三调节孔703与所述第四调节孔704螺栓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竖支撑杆3与所述斜支撑杆4之间铰接设有第二伸缩杆8,所述第二伸缩杆8包括第三套管801、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三套管 801内部的第四套管802,所述第三套管801上水平间隔设有多个第五调节孔 803,所述第四套管802上水平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五调节孔803对应的第六调节孔804,所述第五调节孔803与所述第六调节孔804螺栓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腿6与所述方形套管5之间设有加强肋板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操作平台或电梯井的大小,相应的调节竖支撑杆的顶端与斜支撑杆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同时通过第一伸缩杆调节两根竖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以及两根斜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操作平台,即可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梯井,方便拆装运输的同时,适用性强,节省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建筑产业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7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面可拆卸通风透气管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电袋除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