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轴粗线径电缆线芯输送绕制预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7064.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枫达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2 | 分类号: | B65H54/5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轴粗线径 电缆线 输送 绕制预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轴粗线径电缆线芯输送绕制预紧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变速箱,变速箱的右侧设置有齿轮箱,变速箱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轴位于齿轮箱内腔的外壁套接有主齿轮,主齿轮啮合有两组对称的从齿轮,从齿轮啮合有阵列分布的副齿轮,从齿轮和副齿轮连接有从动轴,转动轴和副齿轮所在的从动轴伸出齿轮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开设置有内螺纹孔,定位块的外壁套接有线轮,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预收紧装置和二次收紧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多轴线芯进行预紧作业时,不同线芯的进给量相同,减少在预紧前不同线芯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轴粗线径电缆线芯输送绕制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线芯是电缆的主要部件之一,是电缆起到作用的决定性的部件,根据线芯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轴线缆和多轴线缆两种,相对于单轴线缆的输送绕制,多轴线缆的在加工前最好对线芯进行预紧。但是由于线缆线芯数量的增多,导致输送预紧作业难度的增大,并且在进行电缆线芯预紧作业时,需要保证不同线芯的进给量相等,否则会影响电缆的预紧作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轴粗线径电缆线芯输送绕制预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轴粗线径电缆线芯输送绕制预紧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保证在多轴线芯进行预紧作业时,不同线芯的进给量相同,减少在预紧前不同线芯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轴粗线径电缆线芯输送绕制预紧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右侧设置有齿轮箱,所述变速箱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轴,且主动轴贯穿齿轮箱,所述主动轴位于齿轮箱内腔的外壁套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啮合有两组对称的从齿轮,所述从齿轮啮合有阵列分布的副齿轮,所述从齿轮和副齿轮的内孔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箱活动连接的从动轴,且副齿轮所在的从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伸出齿轮箱,所述主动轴和副齿轮所在的从动轴伸出齿轮箱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开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定位块的外壁套接有线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预收紧装置和二次收紧装置,且预收紧装置位于电机和二次收紧装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线轮的侧壁设置有凸出的连接轴,且定位块套接在连接轴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均匀开设有与内螺纹孔相同的外螺纹孔,所述定位块和连接轴通过贯穿内螺纹孔和外螺纹孔的第一螺栓固定连接,用于调整连接轴相对于定位块的位置,从而调整线轮右端引导电缆线芯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预收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预束线圈。
优选的,所述预束线圈的左右侧壁之间开设有孔径逐渐减小的预束线孔,使预束线的束线过程平缓。
优选的,所述二次收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收紧框,所述收紧框的四个侧壁均活动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位于收紧框内腔的一端外壁套接有轴承,且第二螺栓与轴承内孔螺纹连接,所述轴承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压块,所述外压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压块。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从齿轮和副齿轮为完全相同的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经联轴器和变速箱的连接,使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外壁主齿轮的转动带动从齿轮以主齿轮相反的方向旋转,从齿轮带动副齿轮以主齿轮相同的方向旋转,通过使用相同的齿轮、从齿轮和副齿轮,使得主动轴和从动轴以相同的方向和转速旋转,从而使不同线轮的转速相同,保证不同线芯的进给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枫达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枫达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7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