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顶部件间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76668.5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0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波;吴进;高敏;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梯秀装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16B5/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赵枫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部件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部件间的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吊顶框架上安装有固定面板和可拆卸的逃生窗面板,其中固定面板位于吊顶框架的两侧,逃生窗面板位于框架中间,所述固定面板与逃生窗面板接触边缘设置为锥形结构或方形,所述逃生窗面板包括位于两侧的封头板以及固定封头板的可拆卸螺栓,所述封头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其中在吊顶边框可拆卸螺栓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半封闭状的可拆卸螺栓挂口,逃生窗面板通过封头板上的可拆卸螺栓,直接挂于吊顶边框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打破传统电梯吊顶的连接方式,解决吊顶的同时匹配逃生窗的技术手段,使电梯轿厢更多样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吊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顶部件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梯,吊顶均采用上下叠加或者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逃生窗的轿顶组件越来越多,轿顶逃生窗与吊顶紧密相连,逃生窗正下方的吊顶部分必须满足可移动。
缺点:带逃生窗系列电梯由于逃生窗原因,均采用无吊顶或者吊顶比较简约的亚克力形式,可用吊顶的结构,外观局限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部件间的连接结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电梯吊顶的连接方式,采用可拆卸螺栓挂式,使吊顶方便匹配带逃生窗的各类轿顶组件以及各类其他中间框部分无法拆卸的吊顶,且结构简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顶部件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吊顶框架上安装有固定面板和可拆卸的逃生窗面板,其中固定面板位于吊顶框架的两侧,逃生窗面板位于框架中间,所述固定面板与逃生窗面板接触边缘设置为锥形结构或方形,所述逃生窗面板包括位于两侧的封头板以及固定封头板的可拆卸螺栓,所述封头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其中在吊顶边框可拆卸螺栓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以上半封闭状的可拆卸螺栓挂口,逃生窗面板通过封头板上的可拆卸螺栓,直接挂于吊顶边框上。
优选的,为了能够将可拆卸螺栓更好的挂在吊顶边框上,所述可拆卸螺栓挂口为半凹槽结构,且可拆卸螺栓挂口设置为3个,每个可拆卸螺栓挂口都对应有可拆卸螺栓。
优选的,为了使电梯在运行中防震减少噪音,所述可拆卸螺栓头部包覆有陀螺状的橡胶卡扣,为了让可拆卸螺栓不致于脱落,橡胶卡扣外圆设置为两边薄中间厚结构,为了便于安装,可以用工具起子进行拧紧,在可拆卸螺栓头部顶端设置有一字型凹槽。
优选的,为了使面板之间接触紧密,所述逃生窗面板截面为倒梯形,其短边朝下,在长边边缘处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面板上安装有灯光照明设备。
优选的,所述吊顶框架的边框采用铝合金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技术效果为由于电梯轿厢内逃生窗的安装位置可能在轿顶组件的任意位置,故现有大部分吊顶都无法匹配逃生窗,使可用逃生窗的吊顶极少,可用的吊顶也并不美观,故大部分带逃生窗的轿厢都取消吊顶,而本发明可解决该问题。
采用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
1.该结构型吊顶适用于各种逃生窗轿顶组件结构,使电梯轿厢更多样化;
2.该结构型吊顶适用于各种中间框部分无法拆卸的复杂的结构;
3.该结构型吊顶适用于各种中间亚克力板无法取下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螺栓挂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封口板连接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梯秀装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梯秀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6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