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6641.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芳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3/06;F26B25/0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材料 加速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柱一,所述电机支撑柱一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下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中部的一侧活动套接有搅拌棍支撑架。该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通过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输带装置,通过在装置的下部固定安装传输带装置,且在传输带内部安装有齿轮,并通过支撑腿带动传输带转动,使得将主体内部干燥处理好的粉尘排出,使得增加排出粉尘的效率,并减小堵塞的现象,使得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建筑粉体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粉体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为此方便使用,为此研发一种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但在常见的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对现有的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进行改进。
在现有的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中,建筑粉体材料在倒入漏斗内部时,因为倒入为建筑粉体材料,会导致建筑粉体材料扩散,使得产生较大的灰尘,使得影响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常见装置通过通过在底部安装斜面,使得方便干燥处理后的粉料通过出料口排出,但当内部积压粉尘较多时,会出现堵塞的现象,使得粉尘排出的不流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具备减少灰尘和增加排出的效率的优点,解决了建筑粉体材料在倒入漏斗内部时,因为倒入为建筑粉体材料,会导致建筑粉体材料扩散,使得产生较大的灰尘,使得影响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常见装置通过通过在底部安装斜面,使得方便干燥处理后的粉料通过出料口排出,但当内部积压粉尘较多时,会出现堵塞的现象,使得粉尘排出的不流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粉体材料用加速干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上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柱一,所述电机支撑柱一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下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棍,所述搅拌棍中部的一侧活动套接有搅拌棍支撑架,所述搅拌棍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主体两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电阻,所述主体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下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灰尘吸收管道一,所述漏斗上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灰尘吸收管道二,所述灰尘吸收管道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收通孔,所述灰尘吸收管道一和灰尘吸收管道二之间的交点固定连接有吸收管道总连接管,所述吸收管道总连接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收泵,所述漏斗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漏斗S形连接管道,所述主体下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输带,所述主体正面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传输带定位杆,所述传输带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挡板,所述主体正面下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柱二,所述电机支撑柱二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主体另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灰尘吸收管道一和灰尘吸收管道二,且灰尘吸收管道一和灰尘吸收管道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收通孔,同时灰尘吸收管道一和灰尘吸收管道二另一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吸收管道总连接管,同时吸收管道总连接管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收泵,且吸收管道总连接管和吸收泵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内部,且吸收泵具有一定的吸力。
优选的,所述传输带与地面成十五度倾斜角,且传输带固定连接在主体内部的下侧,且一端固定连接在主体下部一侧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出料口的内部,同时电机二背面的中部穿过主体并与传输带内部另一侧的轴承连接,使得出料口可带动传输带转动。
优选的,所述漏斗S形连接管道固定连接在漏斗的下部,且内部空心成S形漏斗且底部切线与地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吸收泵中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棍支撑架,且搅拌棍支撑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主体内部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芳,未经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6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三元催化器抗震支架
- 下一篇:一种组合增强型抗拔锚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