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5656.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5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莱特索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肖林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偏振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以及基座,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及第二叶桨,第一叶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二叶桨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基座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第一穿纤座,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尾端的第二穿纤座;光纤穿过第一穿纤座及第一伺服电机后,于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及第二穿纤座;改善了现有的光纤偏振器采用手动方式调节造成调节精度降低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振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
背景技术
偏振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改变光的偏振态,可将任意偏振态的输入偏振光转变为输出端制定的偏振状态,采用波片改变光的波长的偏振态。现有的光纤偏振控制器采用手动方式进行粗略调节造成调节精度降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光纤偏振器采用手动方式调节造成调节精度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控高精度偏振控制器,包括光纤以及基座,所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叶桨及第二叶桨,所述第一叶桨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叶桨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第一伺服电机一侧的第一穿纤座,以及位于第二伺服电机尾端的第二穿纤座;所述光纤穿过第一穿纤座及第一伺服电机后,于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上进行环绕,并穿过第二伺服电机及第二穿纤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之间的相对夹角范围为0~270°。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桨、第二叶桨均包括穿线座以及固接在穿线座上的缠绕盘,所述缠绕盘内设有用于缠绕光纤的环形架;所述缠绕盘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压盖,所述压盖通过锁紧螺帽锁紧在缠绕盘上。
优选的,所述光纤于第一叶桨上的缠绕圈数为3圈。
优选的,所述光纤于第二叶桨上的缠绕圈数为2圈。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间隔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转动链接器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用于安装第二转动链接器的第二支撑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用于转动连接第一叶桨及第二叶桨。
优选的,所述第一穿纤座与第二穿纤座均包括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架,支架上开设有穿过光纤的半孔,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用于压紧光纤的压块。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凸”字形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叶桨偏摆、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叶桨偏摆后使得第一叶桨与第二叶桨之间的光纤根据相对夹角而受到不同应力,从而产生不同的偏振效果,形成了无极调节过程,提高了调节精度;在无极调节过程中能够满足应用设备对光偏振态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光纤1、基座2、底板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连接支座24、第一叶桨3、第二叶桨4、第一转动连接器5、第一伺服电机6、第二转动连接器7、第二伺服电机8、第一穿纤座9、第二穿纤座10、穿线座11、缠绕盘12、压盖13、锁紧螺帽14、支架15、压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莱特索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莱特索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5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蒸发舟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管道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