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74787.7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左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2B35/04 | 分类号: | A62B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4406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人员 安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涉及施工保护设备技术领域,该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带本体,所述安全带本体由肩带、腰带和腿带组成,肩带、腰带和腿带上均设有调节扣,所述腰带的侧壁固定有安全绳,且安全绳的端部绑扎有安全扣,以上均为现有成熟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形状及连接方式,所述腰带的前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有三个纵向设置的缚绳管,该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通过使用者可人为的对安全绳的长度进行调控,在保证前提的条件下增加活动范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者跌落悬空时,可通过逐渐伸长安全绳的长度增加可移动范围,以便进行自救,安全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保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外防护架体施工时,安全防护往往采用安全带固定在架体上的方式来解决,活动范围较小,而且一旦架体钢管出现滑落情况时,施工人员将连同钢管一起坠落发生危险,得不到有效的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实际施工中施工工人为了减少重复挂设安全带而图省事,根本就不使用安全带,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现有安全带的安全绳长度固定,不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长度调节,限制了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影响工作效率,同时摔落悬空的人员易因安全绳的长度固定而限制其可活动范围,不便使其自救,实用性不佳,申请号为CN201621226610.4的一种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结构,通过电机控制安全绳的长度,增加了安全带的负担,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绳长度可自行调节提高活动范围的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带本体,所述安全带本体由肩带、腰带和腿带组成,肩带、腰带和腿带上均设有调节扣,所述腰带的侧壁固定有安全绳,且安全绳的端部绑扎有安全扣,以上均为现有成熟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形状及连接方式,所述腰带的前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有三个纵向设置的缚绳管,所述缚绳管的前表面开设有与安全绳相适配的通口,所述缚绳管的水平段内部开设有内腔,且内腔的内部插入有可伸缩的闭合弧板,所述闭合弧板的端部延伸至缚绳管的外部,所述闭合弧板位于内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全绳的外壁且靠近安全扣的一侧套接有可伸缩的护套,且护套的外壁环绕有耐磨环,所述安全绳位于护套内部的一段位螺旋状,所述安全绳位于护套内部的两端均套设有与其固定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绑扎有缓冲绳,且缓冲绳位于螺旋状安全绳的内部,将安全绳设成螺旋状并在其内部固定了缓冲绳,使用者掉落时缓冲绳可对其下落势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下落时安全带本体突然制动使用者的下落势能而对其产生勒伤,有助于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了安全扣的突然受力,利于提高其耐久性,即使缓冲绳断裂时,螺旋状的安全绳也可绷直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腰带外壁固定有三个开口向下的稳固钩,三个所述稳固钩分别位于腰带的两侧和后表面,稳固钩在安全绳环绕在使用者的腰部时可对其起到稳定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缚绳管为直角状,且缚绳管的拐角处开设有圆弧,可减小安全绳在缚绳管内部的磨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缚绳管水平段的内壁安装有四个等距设置的橡胶环,且橡胶环的侧壁开设有与安全绳相适配的缺口,可提高安全绳在缚绳管内部的稳定性,保证缚绳管与安全绳之间的相对静止,避免过长的安全绳环绕在使用者腰部时对其勒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缚绳管的内壁且位于相邻的橡胶环之间固定有凸块,且凸块为半球状,进一步提高缚绳管对安全绳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4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基站环保便携式机房
 - 下一篇: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