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道电极及盆底肌检测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4080.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章鸿;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92 | 分类号: | A61B5/0492;A61N1/36;A61N1/0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道 电极 盆底肌 检测 仪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阴道电极及盆底肌检测仪器,该阴道电极包括:基座及探头;其中,所述探头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用于与盆底肌接触,并采集盆底肌的肌电信号,或向盆底肌施加电刺激。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盆底肌检测的清洁度,降低交叉污染的几率,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阴道电极及盆底肌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用以维持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而若该肌肉群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则容易导致上述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因此在适当的时机,需要对盆底肌进行一定的检查、评估及训练,以了解盆底肌的功能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阴道电极及盆底肌检测仪器,能够提高盆底肌检测的清洁度,降低交叉污染的几率,同时还能够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阴道电极,所述阴道电极包括:基座;探头,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用于与盆底肌接触,并采集盆底肌的肌电信号,或向盆底肌施加电刺激。
其中,所述探头包括第一信号传递线路,所述基座包括第二信号传递线路,所述第一信号传递线路包括设置于所述探头的朝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接头,所述第二信号传递线路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朝向所述探头的一侧的接口;其中,在所述基座与所述探头可拆卸安装在一起时,所述接头插接于所述接口内,从而将第一信号传递线路与所述第二信号传递线路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探头还包括:支撑轴,形状与阴道匹配,用于置入阴道内部;电极,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用于通过所述支撑轴的支撑而进入阴道内部,以采集盆底肌的肌电信号,或向盆底肌施加电刺激;所述还基座包括:挡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手持部,固定于所述挡板的远离所述支撑轴的一侧,以通过所述挡板而与所述支撑轴隔离开。
其中,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手持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朝向所述挡板的端部,所述接口贯穿所述挡板设置,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轴的侧壁并与所述电极对应的第一走线孔,所述手持部的远离所述挡板的端部开设有贯穿所述手持部的端壁的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一信号传递线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支撑轴内,且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走线孔而连接所述电极,所述第二信号传递线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内,且远离所述接口的一端穿所述第二走线孔而出,以连接主机。
具体地,所述探头还包括:支撑轴,形状与阴道匹配,用于置入阴道内部;电极,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外表面,用于通过所述支撑轴的支撑而进入阴道内部,以采集盆底肌的肌电信号,或向盆底肌施加电刺激;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所述基座还包括一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于所述挡板的远离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以通过所述挡板而与所述支撑轴隔离开。
其中,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手持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接头贯穿所述挡板并朝向所述手持部设置,所述接口贯穿所述手持部的朝向所述挡板的端部设置,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与所述电极对应的第一走线孔,所述手持部的远离所述接口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一信号传递线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支撑轴内,且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走线孔而连接所述电极,所述第二信号传递线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内,且远离所述接口的一端穿所述第二走线孔而出,以连接主机。
其中,所述支撑轴为直柱状,或远离所述手持部一端弯曲的柱状,或所述支撑轴的材质为可弯折材质,以通过弯折调节所述支撑轴的形状。
具体地,所述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导电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所述探头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螺接而实现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4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