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风口的风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801.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唐高锋;吴志军;许敏;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00 | 分类号: | G01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侯冻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风口 风量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风口的风量测量装置,包括主体、风口调节板、以及风速仪,所述主体包括方接圆管件和直管件,所述方接圆管件上端为方形接口、下端为圆形接口,且方接圆管件从上到下截面积逐渐变小,所述直管件上端开口与圆形接口对接;所述风口调节板安装在方形接口上,所述风口调节板呈方形、包括两个方形的长调节板和两个方形的短调节板,两个长调节板分别沿着前后两个长边布置,两个短调节板左右相对布置、且位于两个长调节板之间,两个短调节板前后侧边都分别与两个长调节板并靠,所述长调节板可前后移动,所述短调节板可左右移动;所述风速仪包括仪器本体和测量探头,且测量探头安装在直管件的下端开口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风口的风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船舶因一些特殊需求多采用无舷窗的全封闭方式来设计建造。由于船员长期工作生活在船上,舱室内的空气环境对船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等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舱室的通风量是空气环境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设计并提供相关合理的通风量是尤为重要的。
目前对船舶舱室通风量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理论计算及风管安装完成后对每个通风口的风量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数据调节风管上相应的调风门使得每个风口的风量在合理的范围内。目前实船的风量测试是用手持式风速仪放在通风管风口下方约3~5cm左右,在测量矩形风口时,将矩形风口的长、短边各均分为3,风口截面形成9个小矩形,以小矩形中心为风速测量点,那么该矩形风口的平均风速为各点风速的算术平均值,通过该风口的风量即为平均风速与该风口面积的乘积。目前实船上用手持式风速仪取点后再采用上述取平均值进行风量换算,主要的缺陷如下:1.对于机舱区域的通风口,由于风速过高,在测量的时候,风口处经常出现一半有风一半没有风,从而大大影响了平均风速的换算;2.手持式风速仪距通风风管风口的距离与风量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所以不同人测试的手法不同,风量也就不同,误差率较大;3.手持式风速仪测一个风口的风量需先进行9个点的风速测量,分别记录,然后计算平均风速,再进行风量换算,这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4.手持式风速仪对于测试抽风风量的时候,由于人员在风口下方有遮挡,测出的值会比正常值偏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口的风量测量装置,能改减轻风量测量时的工作量,并提高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通风口的风量测量装置,包括主体、风口调节板、以及风速仪,所述主体包括方接圆管件和直管件,所述方接圆管件上端为方形接口、下端为圆形接口,且方接圆管件从上到下截面积逐渐变小,所述直管件上端开口与圆形接口对接;所述风口调节板安装在方形接口上,所述风口调节板呈方形、包括两个方形的长调节板和两个方形的短调节板,两个长调节板分别沿着前后两个长边布置,两个短调节板左右相对布置、且位于两个长调节板之间,两个短调节板前后侧边都分别与两个长调节板并靠,所述长调节板可前后移动,所述短调节板可左右移动;所述风速仪包括仪器本体和测量探头,且测量探头安装在直管件的下端开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风速仪为螺旋桨式风速计,所述测量探头中的螺旋桨尺寸与直管件的下端开口相匹配,所述测量探头中的螺旋桨位于直管件的下端开口中、且其旋转平面与直管件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还包括固定在直管件的下端开口的安装座板,所述安装座板中间具有与直管件下端开口相对准的安装通孔、且安装通孔直径与下端开口半径相同,所述风速仪的测量探头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板下、且螺旋桨位于安装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风速仪的仪器本体具有显示屏,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盒,所述仪器本体安装在安装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方接圆管件上端的方形接口面积等于DN350圆形的面积,圆形接口尺寸为DN100,所述方接圆管件的上下长度为200mm。
进一步地,所述长调节板左右两侧设有滑轮,所述长调节板边缘抵靠在滑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可调光伏支架
- 下一篇:电池均衡电路、装置及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