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电池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522.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3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瑞;郭腾;向上;周静超;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31/385;G01R31/392;G01K13/00;G01S1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卫星 通讯 电池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蓄电池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电池检测主控芯片,蓄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北斗通讯发射模块连接;北斗通讯发射模块通过北斗卫星与北斗通讯接收模块连接;北斗通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综合管理平台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实时通讯,各项指令通过北斗卫星进行转发传输,信号传输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具备无通讯盲区,可以随时机动通信。进而实现在人烟稀少的山区、荒野、牧区和海上等地区将检测到的蓄电池信号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的传输到上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电池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蓄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蓄电池的稳定性直接关乎设备或系统能否正常运作,因此蓄电池的性能参数以及健康监测的数据十分重要。现有技术通常使用WiFi、蓝牙和4G等方式将检测到的蓄电池的电压、电流、电阻和温度等参数传输到上位机。但对于在人烟稀少的山区、荒野、牧区和海上作业的设备来说WiFi、蓝牙和4G 方式不能满足通讯需求;WiFi和蓝牙传输距离短,不能满足长距离通讯,4G传输方式依赖于基站,很多地区没有修建基站的条件,而且基站的建设、维护和升级等成本高昂,所以很多地区的基站修建在人口较多的城市,对于人烟稀少的山区、荒野、牧区和海上信号不能覆盖;所以在这些地区信号的传输成为很大的难题。
从1994年起,我国开始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的建设;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并建设短报文通信服务。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2018年年底,北斗三号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卫星通讯系统,主要由运行于亚太区域赤道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及地面控制设备组成,主要覆盖亚太区域。北斗卫星特有的短报文通讯可以实现实时通讯,各项指令通过卫星进行转发传输,信号传输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无通讯盲区,并且具有双向通讯的功能,因此北斗卫星通讯能将信号覆盖到荒野、无人区以及高山峻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是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电池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在人烟稀少的山区、荒野、牧区和海上等地区将检测到的蓄电池信号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的传输到上位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电池检测系统,包括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电压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内阻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蓄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电压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内阻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的四个输入端口连接。
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北斗通讯发射模块连接;北斗通讯发射模块通过北斗卫星与北斗通讯接收模块连接;北斗通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综合管理平台连接,综合管理平台包括综合管理主控芯片、显示单元,报警单元和云平台。
北斗通讯发射模块包括RDSS发射单元和发射天线单元,电池检测主控芯片的输出端与 RDSS发射单元连接。RDSS发射单元包括发射单元基带芯片,发射单元基带芯片的输出端与发射单元射频芯片连接,发射单元射频芯片的输出端与发射单元放大电路连接,发射单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射单元滤波电路连接,发射单元滤波电路输出端与发射天线单元连接;发射单元基带芯片的输入端与发射单元电源连接,发射单元电源的电压值为5V±0.25V。
北斗通讯接收模块包括RDSS接收单元和接收天线单元,接收天线单元的输出端与RDSS 接收单元的接收单元滤波电路连接,接收单元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接收单元放大电路连接,接收单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单元射频芯片连接,接收单元射频芯片的输出端与接收单元基带芯片。接收单元基带芯片的输入端与接收单元电源连接,接收单元电源的电压值为5V± 0.25V。
发射天线单元和接收天线单元均采用TX-S87X15型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筷子加工设备中的磨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飞行包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