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228.4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5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在安;朱高骏;乔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德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2;H01B7/285;H01B7/288;H01B7/29;H01B7/22;H01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艾秀丽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控制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部套装有导体,所述导体的外部套装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部套装有空隙填充料,所述空隙填充料的外部套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套装有阻水绕包带。该铝合金控制电缆,通过内护套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空隙填充料,空隙填充料为玻璃丝,便于通过空隙填充料提高内护套的稳定性,增强了绝缘性能,有效的降低和其重量和成本,通过绝缘层的外部设置有阻水绕包带,绝缘层和阻水绕包带分别为交联聚烯烃层和遇水膨胀橡胶,便于通过绝缘层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同时阻水绕包带遇到水后能够快速进行膨胀有效阻止电缆进水,减少雨水对电缆的侵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控制电缆是适用于工矿企业、能源交通部门、供交流额定电压450/750 伏以下控制和保护线路等场合使用的聚氯乙烯绝缘和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
目前,铝合金电力电缆是以AA8030系列铝合金材料为导体,采用特殊辊压成型型线绞合生产工艺和退火处理等先进技术的新型材料电力电缆,合金电力电缆弥补了以往纯铝电缆的不足,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铝导线制造技术的不成熟,在复杂且恶劣的环境下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无法正常使用,故而提出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具备性能优秀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铝导线制造技术的不成熟,在复杂且恶劣的环境下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性能优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部套装有导体,所述导体的外部套装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部套装有空隙填充料,所述空隙填充料的外部套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套装有阻水绕包带,所述阻水绕包带的外部套装有金属编织屏蔽层,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的外部套装有耐火套,所述耐火套的外部套装有无机纤维陶瓷管,所述无机纤维陶瓷管的外部套装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的外部套装有护套。
优选的,所述空隙填充料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线芯,三个所述线芯的外部均设置有导体和内护套。
优选的,所述空隙填充料为玻璃丝,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烯烃层。
优选的,所述阻水绕包带为遇水膨胀橡胶,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的主体为铜泊。
优选的,所述耐火套为高膨松性玻璃纤维,所述铠装层为钢带。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PVC护套,所述护套的外部涂抹有绝缘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控制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铝合金控制电缆,通过内护套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空隙填充料,空隙填充料为玻璃丝,便于通过空隙填充料提高内护套的稳定性,增强了绝缘性能,有效的降低和其重量和成本,通过绝缘层的外部设置有阻水绕包带,绝缘层和阻水绕包带分别为交联聚烯烃层和遇水膨胀橡胶,便于通过绝缘层提高电缆的绝缘性能,同时阻水绕包带遇到水后能够快速进行膨胀有效阻止电缆进水,减少雨水对电缆的侵蚀,通过阻水绕包带的外部设置有金属编织屏蔽层、耐火套和无机纤维陶瓷管,金属编织屏蔽层、耐火套分别为铜泊和高膨松性玻璃纤维,便于通过金属编织屏蔽层和耐火套增强电缆的抗干扰和抗高温的性能,同时无机纤维陶瓷管其性能加强的同时,不会影响其柔韧性,通过无机纤维陶瓷管的外部设置有铠装层和护套,铠装层和护套分别为钢带和PVC护套,便于通过钢带对整个电缆进行进一步的防护,防止因为破损导致其无法正常使用,同时护套增强了其耐磨性,达到了性能优秀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德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德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