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系统安全超压保护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181.1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0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颜艳;刘伟;苏茶旺;童慧芬;张彦陟;林新英;钟明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42;F16K1/00;F16K1/32;F16K1/38;F16K1/4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赵桂芳 |
地址: | 362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系统安全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系统安全超压保护阀,包括工艺端接、阀座、壳体、阀芯、螺旋弹簧、腔体端接和连接管,工艺端接为三通管,工艺端接的一端设置有阀座,设置阀座一端的工艺端接与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壳体为三通结构,腔体端接与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阀芯位于腔体端接与壳体之间,螺旋弹簧套装于阀芯上,螺旋弹簧位于阀芯与壳体之间,腔体端接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工艺端接的第二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压力管道下游超压的问题。装置在不需借助外力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利用介质本身的压力为阀门开关提供动力,当系统压力升高达到一定值时自动关闭保护下游压力管道,从而实现结构功能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精密仪表管路的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系统安全超压保护阀。
背景技术
安全阀是系统管路或压力密闭容器的一种常用的安全保护装置。普通安全阀的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压力升高超过一定值时,安全阀开启,泄放管道或容器压力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密闭容器的压力升高是由容器内介质膨胀导致的,仪表系统管路的压力升高大多情况下是由上游工艺管路的压力升高导致的。当上游工艺管路的压力因特殊情况不断反复升高时,普通的安全阀就会频繁工作,仪表管路的压力也会随之反复变动,这样不足以保护精密仪表管路中的各类高精度设备,尤其不利于军工、精密制造领域的高精度高价值仪器仪表设备的稳定工作。这种情况下,一款下游仪表管路超压保护装置是需要的,该装置安装在被保护仪表管路的进口,处于下游仪表管路和上游工艺管路之间。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安全阀相反:当系统压力异常升高达到一临界值时,装置能够依靠系统压力自动关闭截断上游压力从而保护下游仪表管路及其相关仪器仪表设备,当压力低于某一定值时装置自动打开恢复介质流通。这样的装置对精密仪表管路的安全保护具有积极效果,它的发展在系统管路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管道系统安全超压保护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工艺端接、阀座、壳体、阀芯、螺旋弹簧、腔体端接和连接管,所述工艺端接为三通管,所述工艺端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阀座,所述设置阀座一端的工艺端接与所述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为三通结构,所述腔体端接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腔体端接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阀芯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端O型圈和后端O型圈,所述螺旋弹簧套装于所述阀芯上,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阀芯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腔体端接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工艺端接的第二通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艺端接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工艺端接密封圈,所述壳体和所述腔体端接之间设置腔体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通过支管接头、单卡套和螺帽固定连接,所述支管接头设置有支管接头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阀座内侧设置有阀座槽,所述阀座的中部为锥面。
优选的,所述阀座锥面的为60°锥角,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端部接触部设置为59°锥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道系统安全超压保护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压力管道下游超压的问题。装置在不需借助外力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利用介质本身的压力为阀门开关提供动力,当系统压力升高达到一定值时自动关闭保护下游压力管道,从而实现结构功能的需要,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实用的优点,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开启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关闭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端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理工学院,未经闽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