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73048.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3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帅;崔志明;保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0 | 分类号: | A61B9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手术 体表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主板、承载板和结合板,所述定位主板的左端面固定有连接杆,且定位主板的下方设置有定位底板,所述承载板安装于定位底板的左侧,且承载板的上端面贴合有精密刻度,所述承载板的左端面固定有贴合固定板,且贴合固定板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内杆,所述延伸内杆的下端口固定有延伸外杆,且延伸外杆的外表面焊接有贴合框体,所述贴合框体的外表面固定有立柱,所述结合板安装于立柱的下方,且结合板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推拉板。该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称设计的两组定位主板和定位底板,可以在X射线定位前将病人脊柱外部的身体部分进行遮挡,降低对病人皮肤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体表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意味着在一定医疗风险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运用特殊的器械和装置,在影像仪器监视下或导航技术引导下,从正常的解剖结构到达病变处,使用各种微型的手动或电动器械和器材,在可视条件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效果肯定、术后功能恢复快为目的。
目前,微创手术利用X射线对准脊柱时由于需要一定的定位时间,这样会增加射线对病人皮肤不必要的照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微创手术利用X射线对准脊柱时由于需要一定的定位时间,这样会增加射线对病人皮肤不必要的照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微创手术体表定位装置,包括定位主板、承载板和结合板,所述定位主板的左端面固定有连接杆,且定位主板的下方设置有定位底板,所述承载板安装于定位底板的左侧,且承载板的上端面贴合有精密刻度,所述承载板的左端面固定有贴合固定板,且贴合固定板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内杆,所述延伸内杆的下端口固定有延伸外杆,且延伸外杆的外表面焊接有贴合框体,所述贴合框体的外表面固定有立柱,所述结合板安装于立柱的下方,且结合板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推拉板。
优选的,所述定位主板的下端面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且定位主板与定位底板的外形结构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右端面贯穿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槽位于承载板的侧端面上下分布设置有2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形结构为L型结构,且连接杆的左端面贯穿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伸内杆与贴合固定板通过套接连接构成可伸缩结构,且延伸内杆与延伸外杆和贴合固定板的外形结构均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内部套接有连接内杆,且连接内杆的下端面与结合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内杆与立柱通过套接连接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结合板的外形结构为L型结构,且固定推拉板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对称设计的两组定位主板和定位底板,可以在X射线定位前将病人脊柱外部的身体部分进行遮挡,进而降低X射线在定位时对病人身体上刺激和损坏,便于使用;
2.该装置通过承载板表面的精密刻度,可以实时的观测定位主板和定位底板之间的间距,实现该装置对病人伤口位置的精确定位,且可以将该装置的支撑框体可以安装在手术操作位置的较远处,降低该装置对医生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30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激光平地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果木林种植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