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急呼叫装置用防爆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71072.6 | 申请日: | 201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4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华科;毛龙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瑞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呼叫 装置 防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紧急呼叫装置用防爆箱,包括壳体、散热线、除湿管,壳体分为两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能够保证密封性,散热线一端与除湿管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将壳体内较高的温度传导到固定面,从而保证相对较低的使用温度,除湿管是设置在壳体顶面的空心管,该空心管将壳体内部与外界连通,其内壁设置有无纺布,设置在除湿管轴线位置的固定杆上固定有伸入壳体内部的吸水膨胀材料,吸水膨胀材料吸收壳体内部的水蒸气后膨胀,并与套管内的无纺布接触,被浸湿的无纺布位于套管靠近外界端的部分,接收到外界热量以后将水蒸发,从而将壳体内部的水蒸气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爆箱领域,具体涉及紧急呼叫装置用防爆箱。
背景技术
防爆箱是能够抑制爆炸以及冲击波破坏的容器,用于石油化工、煤矿等易发生爆炸的场所,防爆箱常设置在配电箱、控制柜等电器元件外,防止在使用时产生的电火花引起爆炸并减少爆炸产生的伤害;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防爆容器有:防爆罐、防爆球、防爆箱等其外壳多采用钢板焊接或是铸铝合金等材料压铸成型,内部装有防爆信号灯等防爆元件,但是这种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由于密封性好,所以使用过程中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而升高内部温度,电气元件在高温下使用寿命会减少。
紧急呼叫装置用于街道、学校、医院等场所,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通知相关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服务器、中继器、触发器,触发器可采用摄像头或是按钮等不同形式,将求助信号传递到中继器,中继器与触发器电性连接或是无线桥接,将收到的信号传递给服务器,从而通知管理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室内环境,由于干扰较少且环境较为稳定,紧急呼叫装置能够稳定使用,但是对于街道等室外场景,对信号的干扰更多,而且中继器内含有更多的电气元件,加上光照、湿度、人为破坏等因素从而会加快紧急呼叫装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紧急呼叫装置用防爆箱,不仅能够减少在室外环境使用时对内部环境的物理损伤,而且还能对防爆箱内部进行降温除湿,以保证更好地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紧急呼叫装置,包括壳体、散热线、除湿管,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其夹层中设置有散热线,除湿管固定在壳体上,穿过壳体并将内壳内部与外界连通;所述散热线一端绑在除湿管位于夹层之间的部分,另一端从夹层中伸出,并与固定面连接;所述除湿管包括套管、顶盖、吸湿材料,套管顶端固定有顶盖,顶盖是一个圆锥面,将套管顶端盖住,所述吸湿材料包括吸水膨胀材料以及无纺布,无纺布紧贴套管内壁设置,所述顶盖的轴线与套管的轴线相同,轴线位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顶盖固定,另一端伸入套管内,且设置有吸水膨胀材料,吸水膨胀材料为圆柱状,位于套管中并从套管底部伸出,不与无纺布接触,所述固定杆上还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位于吸水膨胀材料上方,避免吸水膨胀材料吸收外界水蒸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线与内壳接触,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位于内壳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通孔,且位于该部分的吸水膨胀材料截面面积更大并与套管内壁接触,使凝结在内壁的水珠能够被更快的吸收。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水平设置,其边缘与无纺布接触。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双层结构,保证良好密封性能的同时还能够增加隔热效果,避免外界外界高温升高柜体内的温度。
(2)散热带设置在双层壳体的夹层中,不影响内壳内部电气元件走线,同时通过除湿管对内部进行降温。
(3)除湿管的套管与散热带连接,通过散热带保证套管的相对低温,从而能够吸收热量并使内部的水蒸气凝结在套管上。
(4)利用吸水膨胀材料将内壳内部的水吸收,吸水膨胀后与筒壁的无纺布接触,再通过无纺布将水蒸发到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瑞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瑞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71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