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航救生降落伞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67183.X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发;郭新吾;刘志艺;黄小龙;郑情元;郑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7/02 | 分类号: | B64D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降落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航救生降落伞,包括伞体;伞体为设有中空层的双层结构;中空层位于伞体的边缘形成有气囊环腔,伞体边缘设有与气囊环腔连通的开口和用于遮挡开口的挡帘;中空层设有多个气囊柱腔,气囊柱腔仅通过设于伞体内壁的气孔与外界连通;气囊柱腔内设有挡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囊环腔可撑起整个伞体的边缘,使其降落后一定时间内继续保持为圆形整体,圆形整体的伞体漂浮在水面时也具有一定的浮力,不会快速下沉;气囊柱腔可撑起整个伞体,伞体中部不会塌陷并且伞体形成拱形从而其下方会储存有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落伞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陆航救生降落伞。
背景技术
陆军航空部在空降时需要借助降落伞,现有降落伞包括自动开启和手动开启两种,这种自动或手动降落伞是针对空中操作而言,为了降低空中事故率。然而,很多跳伞事故也发生在降落后,比如,降落在水里或海里后,伞体过大将跳伞人员罩住导致人员无法快速从浮出水面,或伞体将人员缠绕导致人员无法上浮,尤其是跳伞新兵由于缺乏经验,极易发生这种跳伞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降落伞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陆航救生降落伞,包括伞体;所述伞体为设有中空层的双层结构;
所述中空层位于伞体的边缘形成有气囊环腔,伞体边缘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气囊环腔连通;所述气囊环腔内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开口的挡帘;所述挡帘包括设于开口两对侧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挡帘的固定端与伞体连接;
所述中空层设有多个气囊柱腔,所述气囊柱腔仅通过设于伞体内壁的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气囊柱腔内设有用于遮挡所述气孔的挡条;所述挡条包括设于气孔两对侧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挡条的固定端与伞体连接。
通过气囊环腔的作用可撑起整个伞体,防止其着落后快速坍塌缠绕,可在一定时间内让其继续保持为圆形;通过气囊柱腔的作用可撑起整个伞体,使其中部不会坍塌并且伞体下方会储存有空气,以便于降落在水面的人员浮出水面后可短时间内换气,保证跳伞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挡帘的自由端重量大于挡帘的固定端。
通过挡帘的配重比使其自由端更重,从而保证开口的顺利封闭,气囊环腔内的气体储存更持久,解决了现有降落伞降落至地面或水面后快速坍塌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挡帘的自由端通过多根防脱绳与气囊环腔内壁连接。
通过防脱绳的作用可对挡帘进行有效的拉扯,避免降落伞下降过程中挡帘被完全吹开导致无法顺利下垂,同时也提升了挡帘封闭开口的速率;解决了降落伞气囊环腔有可能存在的开口无法封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囊环腔可撑起整个伞体的边缘,使其降落后一定时间内继续保持为圆形整体,圆形整体的伞体漂浮在水面时也具有一定的浮力,不会快速下沉,为被伞体覆盖的跳伞人员延长有效的逃生时间,也能避免处于水下的人员被下沉的伞体阻碍视线;而气囊柱腔可撑起整个伞体,伞体中部不会塌陷并且伞体形成拱形从而其下方会储存有空气,以便于降落在水面的人员浮出水面后可短时间内换气,保证跳伞人员的安全;另外,在伞体浮力的作用下,能减缓下方未分离伞体的人员或物品的下沉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陆航救生降落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气囊环腔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气囊柱腔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挡帘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体;2.气囊环腔;3.挡帘;4.气囊柱腔;5.挡条;6.气孔;7.开口;8.防脱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7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动车用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异面蛇形盘管及应用该盘管的蓄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