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组合的生活垃圾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6920.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2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冠华;周泽;章华涵;呼子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冠华;周泽钰;章华涵;呼子茗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生活 垃圾 中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组合的生活垃圾中转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一侧安装有方便取放的装置门,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安装有用于承载生活垃圾的托板,所述装置外壳上设有上连接凸起、右连接凸起、下连接槽和左连接槽,上下相邻两个装置外壳的下连接槽与上连接凸起配合卡接,左右相邻的两个装置外壳的右连接凸起与左连接槽配合卡接,本申请采用组合式结构,方便整体的运输和堆放,同时保证中转箱的供电与信息传输;装置设计成循环使用利于节能环保,节约资源;装置通过输入用户编号的方式标记每个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方便管理;装置具有自动称重功能,为垃圾后续的收运管理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组合的生活垃圾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愈发受到大众的重视,传统的垃圾容装装置如垃圾袋、垃圾桶等的局限性也愈发明显。传统装置无法贯穿垃圾收集、投放、转运环节,在转移过程中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同时垃圾的转移过程会造成二次污染,甚至装置本身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此设计一种可组合的生活垃圾中转装置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组合的生活垃圾中转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组合的生活垃圾中转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一侧安装有方便取放的装置门,所述装置外壳内壁上安装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由主控单片机和电源组成的电路板,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底部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安装有用于承载生活垃圾的托板,所述装置外壳外壁上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为长方体壳体。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和舵机均安装于隔板与装置外壳内壁合围成的安装腔内。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门一端通过折页与装置外壳连接,装置门另一端安装有卡扣,所述装置外壳上位于卡扣侧边安装有用于锁住卡扣的旋转卡口,旋转卡口固定安装于舵机的输出轴上,舵机安装于装置外壳内。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安装有用于旋转卡口与卡扣分离后弹开装置门的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安装于弹簧固定座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上设有上连接凸起、右连接凸起、下连接槽和左连接槽,上下相邻两个装置外壳的下连接槽与上连接凸起配合卡接,左右相邻的两个装置外壳的右连接凸起与左连接槽配合卡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上连接凸起和右连接凸起截面均呈倒等腰梯形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组合式结构,方便整体的运输和堆放,同时保证中转箱的供电与信息传输;
2、装置设计成循环使用利于节能环保,节约资源;
3、装置通过输入用户编号的方式标记每个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方便管理;
4、装置具有自动称重功能,为垃圾后续的收运管理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装置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下连接槽、左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冠华;周泽钰;章华涵;呼子茗,未经程冠华;周泽钰;章华涵;呼子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6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油站的车牌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中太阳光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