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66503.X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6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李海云;洪杰;吴泽凯;汪利华;谭卫东;洪昭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徽州康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杜瑞锋 |
| 地址: | 2459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反应 快速 降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具体涉及降温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聚合反应釜外壳,所述固定板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内部设有内隔离壳,所述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所述内隔离壳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壳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机构,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原料称单体,分子量较大的聚合原料称大分子单体。若单体聚合生成分子量较低的低聚物,则称为齐聚反应,产物称齐聚物,一种单体的聚合称均聚合反应,产物称均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6661212U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内的主轴,可随主轴转动的搅拌叶,紧贴釜体内壁设置有第一冷却盘管,第一冷却盘管位于釜体内壁和搅拌叶之间;釜体内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冷却盘管;第二冷却盘管套设在主轴外,其进口和出口均自釜体的顶部伸出。该实用新型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聚合反应釜因为设计不够合理,存在着不能够快速实现降温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技术对反应釜进行降温时只能对反应釜内部靠近冷却管出的区域进行快速降温,内部的其他位置的物料与冷却管的接触位置较少,从而导致即使在搅拌状态,仍然影响内部的降温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通过设置降温机构,两个输送泵将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增加了内隔离壳内部的物料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接触面积,冷却水进入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后对内隔离壳进行分割快速降温,之后内部吸收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出水管输送到冷凝器内部进行降温后进入到冷却箱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降温机构;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聚合反应釜外壳,所述固定板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内部设有内隔离壳,所述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所述内隔离壳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壳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所述内隔离壳另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两侧均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水管底端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输入端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输出端设有出水管,两个所述进水管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两个所述出水管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顶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外侧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电机底部设有转轴,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两侧均固定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表面设有定位环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徽州康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山市徽州康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6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伸粘结强度试样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院理疗康复用简易防打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