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的脑片孵育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5751.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董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孵育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实验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的脑片孵育槽。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孵育单元,所述孵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进气流道和至少两个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分支流道,所述进气流道通过主流道与各分支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个孵育单元的脑片互不干扰,分单元放置便于区分,用途多样化,每个孵育单元设置连通的两个槽体,节省了人工脑脊液的消耗,提高了脑片孵育的数量,同时通过设置与槽体连通的流道有利于提高人工脑脊液氧饱和速度,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实验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的脑片孵育槽。
背景技术
离体脑片(in vitro brain slice)是研究神经生物学领域常用的一种标本,是将脑组织或脊髓完整地从动物体内取出,在冰冻的人工脑脊液中切成厚度为200-500μm的切片。脑片保留了部分神经组织的活性和功能,与急性分离或原代培养的细胞相比,具备保留相对完整的神经环路和细胞微环境的优点;与在体动物相比,具备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可控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在制备脑片通常会有目的选择脑区,放置在槽体中进行孵育。然而,不同脑区的组织形态并不规则,沿着不同方向过渡变化。因此,在实验中区分不同脑区的脑片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脑区功能与组织形态,对感兴趣的脑区整体认识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脑片对外部环境比较敏感,周围的干扰会影响到脑片的活性。保持脑片的孵育环境相对独立有助于减少脑片之间干扰。同时,独立的孵育空间有助于人工脑脊液氧的快速饱和,节省人工脑脊液成本。
目前市场常用的脑片孵育槽多为单孔的槽体。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不便区分脑片所在的脑区;脑片之间容易产生干扰;人工脑脊液氧饱和所需的时间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的脑片孵育槽,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脑片之间干扰、孵育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的脑片孵育槽,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孵育单元,所述孵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进气流道和至少两个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部设有分支流道,所述进气流道通过主流道与各分支流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个孵育单元的脑片互不干扰,分单元放置便于区分,用途多样化,每个孵育单元设置连通的两个槽体,节省了人工脑脊液的消耗,提高了脑片孵育的数量,同时通过设置与槽体连通的流道有利于提高人工脑脊液氧饱和速度,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进气流道、主流道与任意一个分支流道形成具有拐角的流道。
可选地,所述进气流道、主流道与任意一个分支流道形成的流道呈U型结构。
可选地,每个所述槽体对应设置一个进气流道。
可选地,所述孵育单元包括两个槽体和两个进气流道,两个槽体以及两个进气流道并排设置,且两个槽体位于两个进气流道之间。
可选地,两个所述分支流道之间的主流道与两个分支流道形成的流道呈U型结构。
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体流经的流道设计成具有拐角的流道避免气泡进入槽体或气泡破裂产生槽体液面晃动而影响脑片孵育效果。
可选地,还包括隔离网,所述隔离网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底部,并位于分支流道的端口处,以便脑片处于合适的孵育位置。
可选地,所述分支流道设置在槽体底部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板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孵育单元。
可选地,所述槽体为桶状结构。
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脑片稳定的在槽体内进行孵育,供氧均匀,孵育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5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气动主轴加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发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