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帮包脚缝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62123.9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7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龙;董雷银;欧阳元明;翁博秀;王玮;邹勇;殷民放;鲁阳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达仕图鞋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帮 缝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帮包脚缝制装置,包括缝制装置本体,所述缝制装置本体包括针车机体、设置于针车机体上的机头部分和夹具本体,所述机头部分包括压板,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针车机体上,所述定位部延伸至与压板前端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定位部上设有一个贯穿于定位部的夹具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省鞋帮材料且能够在后续的成型过程中无需进行拉包处理,直接进行中、后包机的加工成型,提高制鞋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帮包脚缝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鞋厂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缝纫装置将鞋帮周边进行包脚处理,以便于鞋帮后续与鞋底进行缝合。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针车对鞋帮包脚进行缝制,在缝制时时为了保持包脚带与鞋帮边缘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般将包脚带直接重叠于鞋帮对应边缘上,即包脚带与鞋帮边缘为重叠状态,然后一起然后放入缝纫装置的压脚下进行缝制。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缝制,在后期成型的生产流程中需要人工再对缝制后的包脚带进行拉包处理,即将包脚带往下翻,使得包脚带与鞋帮之间相对展平,从而才能够再进行后续的中、后包机的操作。由此不仅影响了整个制鞋的效率,而且由于重叠式的缝制,所需鞋帮的面料会相对增多,从而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省鞋帮材料且能够在后续的成型过程中无需进行拉包处理,提高制鞋效率的鞋帮包脚缝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帮包脚缝制装置,包括缝制装置本体,所述缝制装置本体包括针车机体、设置于针车机体上的机头部分和夹具本体,所述机头部分包括压板,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固定部和定位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针车机体上,所述定位部延伸至与压板前端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定位部上设有一个贯穿于定位部的夹具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车机体上且位于机头部分旁边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一个固定板,所述夹具本体的固定部固定于固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夹具本体的固定部上对应于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省鞋帮材料且能够在后续的成型过程中无需进行拉包处理,直接进行中、后包机的加工成型,提高制鞋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帮包脚缝制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缝制的鞋帮包脚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缝制装置缝制的鞋帮包脚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针车机体1,机头部分2,夹具本体3,压板4,固定部5,定位部6,夹具孔7,固定板8,第二固定孔9,螺栓10,包脚带11,鞋帮1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达仕图鞋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达仕图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2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模切机的收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