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线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61770.8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娜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张天翔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设备 生产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线切割装置,涉及线切割装置领域,针对工作难度高,工作时需要人为对切割机进行操作,能够使工作人员灼伤,且切割时精确性不好掌握,切割精度差,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分别焊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两个固定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单,能够带切割时将工件进行固定,极大的提高了切割的精确性,且切割时不需要人工控制,能够避免人们被电火花灼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切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线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简称线切割。它是在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使电火花加工的应用得到了发展,而且某些方面已取代了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如今,线切割机床已占电火花机床的大半。电火花线切割机,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联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线切割机也于1960年发明于前苏联,我国是第一个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
相比较传统的切割方式,线切割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传统的切割方式具有以下缺点:工作难度高,工作时需要人为对切割机进行操作,能够使工作人员灼伤,且切割时精确性不好掌握,切割精度差,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线切割装置,解决了工作难度高,工作时需要人为对切割机进行操作,能够使工作人员灼伤,且切割时精确性不好掌握,切割精度差,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线切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分别焊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套设有往复螺杆,所述往复螺杆的左端焊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往复螺杆的外圈螺纹套设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底部焊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火花线切割机,所述箱体的内部套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焊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圈套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两个所述推杆电机的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火花线切割机通过螺栓与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电机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往复螺杆穿过第一通孔与第四锥齿轮焊接,所述箱体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转轴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永春信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1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厂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治空气污染的环保型焚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