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60956.1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黑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6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刘磊娜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智能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桩,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插头、充电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展示模块;其中,充电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充电插头和展示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充电插头与电动车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充电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展示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用于获取电动车的充电状态,并将充电状态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电动车的瞬时电压和额定电压,控制充电模块通过充电插头为电动车充电;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充电状态对应的展示方式,向展示模块发送携带展示方式的控制指令;展示模块用于按照展示方式进行展示。该电动车智能充电桩扩展了功能,提高了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电动车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而电动车的电池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当电动车的电池没电时,当前主要采用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对电动车进行充电。
相关技术中,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充电插头和充电模块。其中,充电模块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充电插头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充电插头与充电模块连接,充电模块通过充电插头为电动车充电。
上述电动车智能充电桩仅能实现充电的功能,功能单一且智能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桩,所述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插头、充电模块、第一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和展示模块;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充电插头和所述展示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电动车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展示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动车的充电状态,并将所述充电状态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动车的瞬时电压和额定电压,并根据所述瞬时电压和额定电压,控制所述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充电插头为所述电动车充电;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状态,确定所述充电状态对应的展示方式,向所述展示模块发送携带所述展示方式的控制指令;
所述展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按照所述展示方式进行展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示模块包括多个指示灯,每个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状态,确定所述每个指示灯的展示方式,向所述每个指示灯发送携带对应展示方式的控制指令;
所述每个指示灯用于当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按照所述控制指令中携带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车智能充电桩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将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并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停止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车智能充电桩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铜管、风扇和散热口;
所述铜管和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铜管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散热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黑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黑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60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万向支架
- 下一篇:三轴高清智能漏磁内检测装置